貫,還有十多天的軍餉,就按照一旬計算,平均每人二貫,合計四萬貫。
此次出兵共計花費大概將近三十萬貫,具體多少還要等到大軍返回宣府才能得出準確數字。”
阿魯臺很想說一句,大明怎么不去搶?可是他卻知道,李擎并沒有多給他算多少,頂多就是軍餉上會有一點兒出入,上下差不了多少。大明養兵的費用就是這么高,這也是中原人不愿意打仗的原因,因為戰爭太燒錢了。
不說別的,一石糧食從產地運到邊關,一石糧食能剩四斗都是良心押運。更別說其他費用,中原打仗就是打得錢糧。
大明的軍隊是好用,可是使用的代價也太高昂了,阿魯臺只能眼看著金忠帶著一萬五千人的明軍離開東勝衛故地,返回大明內地,卻不敢張口提出再繼續雇傭大明軍隊幫著他繼續進攻瓦剌。
若是再用明軍打下去,整個草原都賠給大明都不夠還大明的軍費開支的。甚至阿魯臺都沒敢張口提購買大明火器的要求,他知道大明不可能將這種殺人利器出售,即使大明愿意出售,他也沒錢購買。
寧陽侯暫時留在了東勝衛重建東勝衛城,這座衛城將作為西部地區與蒙古牧民互市的場所,這種互市的場所必須要有軍隊彈壓管轄,不然普通商賈哪里是不講理的蒙古漢子的對手。
東勝衛城緊鄰黃河轉彎之處,地處土默川平原之上,自古就是水草豐美的地方,由于大明時期小冰河氣候愈演愈烈,河套地區變得越來越干旱,不過依靠黃河水利,還是能夠種植莊稼,保證收成。
過了黃河便是大明的邊墻延綏鎮,沿著黃河向南走便是大同鎮朔州殺胡口。可見此地的重要性,只要背靠延綏鎮與大同鎮兩大軍鎮,有了這兩家邊軍的支持,東勝衛完全能夠扼控整個土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