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升帶著親兵剛剛踏上舊港的土地,屁股還坐熱乎就被劉觀請到了布政使司衙門,連履職的手續都沒辦,就直接拉著柳升開始討論舊港如今面臨的局勢。
一聽到有仗打,柳升的眼睛就亮了,武夫不打仗如何升官發財,自己在交趾憋了一肚子的火氣,在舊港一定要撒出來。
這一次他可不敢再犯交趾的錯誤,一定要穩扎穩打。由劉觀陪同,施二姐與夏希淳跟隨,柳升檢閱了舊港的幾支屯兵。
當看到了衛所兵的配置時,柳升頓時找回了熟悉的感覺。指揮羽林軍打仗爽是爽,可是卻顯示不出主將的本事,畢竟羽林軍太強了,根本就不需要他這個主官胡亂指揮。
人家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流程,只要按著人家的規矩走,根本就出不了什么大事。若不是自己貪功冒進,強迫羽林衛快速進軍,連斥候警戒都不放出去,遇襲之后又因為不知道羽林軍的底細,不敢放開指揮。
如今看到了舊港屯軍,衛所兵的熟悉感瞬間就回到了自己身上,這樣的衛所軍,柳升練兵多年自然知道這樣的軍隊底線在哪里。
只要知道軍卒的底線在哪里,就能在底線上游隨便折騰。
三個衛所的兵馬召集起來一萬人多一點兒,還有一些充數的民夫,只能將其當作守城的疑兵。
不過用來對付這些土著來說已經富富有余了,柳升上任之后先是將各個衛所的夜不收精兵集中起來組成斥候隊,用來查探各方面的消息。
舊港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北方官兵對這種復雜的地形并不適應,若是強行主動進攻,其結果與在安南沒有任何區別。
吸取教訓的柳升,采取了誘敵深入的辦法,在與滿者伯夷和滿剌加的接戰過程中,柳升嚴令各部人馬與敵人接觸時不得戀戰,稍一接觸就選擇敗退。糧草輜重都不要了,只要將武器裝備帶回來就行。
各部官兵對于柳升的命令非常不滿,不過礙于柳升威望敢怒不敢言。不過眾官兵可是憋足了勁兒,等著給土人來一下狠的。
不同于以往的戰爭,這一次的戰爭與這些衛所兵息息相關,因為這里是他們新的家園,他們在這里經過兩年的耕耘,就是最普通的人家也能隨便吃飽肚子。
這在大明的時候,想都不敢想。他們這些人從一開始對朝廷的暗暗抗拒,到現在的真心感謝,轉變的一點兒都不突兀。
每年糧食能夠種植三季,現在他們已經掌握了舊港的氣候,旱季種一季棉花,剩下兩季都種水稻。
棉花是經濟作物,收成之后由官府統一收購,百姓們再從官府手中購買日用百貨。
目前的舊港還沒有開放私人貿易許可,大明的商人來到舊港所有的貨物必須賣給官府,如果不賣官府也不為難你,交了入港費之后你就可以走了。想去哪里交易都可以,不過海軍卻不會提供保護。
想要海軍保護就要再掏一筆護衛費用,舊港官府就是靠著這樣的壟斷,賺得盆滿缽滿,不但不用朝廷補貼,還能向皇帝的內帑繳納稅款。
總體來說舊港的物價除了糧食不值錢之外,什么都是值錢的,物價要比大明高上不少,不過百姓們絲毫沒有覺得這也得物價不合理。
他們知道他們用的每一樣東西都是萬里迢迢從大明運過來的,難道還能按照大明的價格賣嗎?
再說他們現在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那是托了皇帝陛下的福,若不是皇帝陛下將他們遷徙到外膏腴之地,他們做夢都不會想到海外還有如此肥沃的土地。
聽說這賣貨掙到的錢最后都要交給皇帝,咱老百姓現在日子好過了,讓皇帝陛下多掙點錢有什么不好!
現在土人要來奪走他們的好日子,那怎么可以,一定不能讓土人占了他們的土地,說什么也得把土人伸出來的爪子給剁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