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瓦剌部落不得隨意攻擊韃靼部落,攻擊韃靼將視為對大明的背叛。
這一條瓦剌正使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下來,現在的瓦剌經歷了一場大敗之后,已經元氣大傷,就是大明不提這個條件,瓦剌也沒有精力進攻韃靼。
不過瓦剌正使反問道:“若是韃靼偷襲瓦剌呢?”
“大明做為宗主,自然是要嚴懲出兵者,在大明眼里,韃靼與瓦剌一視同仁。”
雙方之間的談判從最簡單的名分問題,一步步開始進入深水區(qū),當瓦剌正使向大明索要歲幣時,談判陷入了僵局。
“我瓦剌部向大明稱臣,朝廷當給予瓦剌每年不低于二十萬貫的歲幣,來換取我瓦剌部與大明的和平。”
李擎一拍桌子站起來指著正使怒道:“爾得了失心瘋了吧,也敢向我大明索要歲幣,本官告訴你,別說二十萬貫了,就是一文錢都不可能。
既然你們選擇稱臣,那就是大明的臣子,朝廷體恤你部生活艱辛,每年的朝貢貢品象征性的給上十萬貫的各種物資,雖然朝廷不差你們這點物資,但是你們作為臣子,這貢品是不能少的,不然大明天朝上國的威嚴何在!”
瓦剌正使知道大明在接待藩國使節(jié)向來都是薄來厚往,瓦剌進貢十萬貫,回賜的財物至少都要翻番,這是一筆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
“我瓦剌既然選擇歸附大明,做大明的藩籬,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湊齊十萬貫的貢品,這一條不是問題。”
李擎邪魅一笑道:“本官對瓦剌忠誠于大明之心深感欽佩,待到本官稟明陛下后,本官相信陛下必有厚賞!”
“外臣多謝李主事美言!瓦剌上下不勝感激,若是得到大皇帝陛下的賞賜,某不會少了李主事的好處!”
“好處本官就不收了,該是誰的就是誰的,本官只是實話實說而已,不過本官忘記了提醒諸位一件事,從明年開始,大明將不再對進貢的外藩使節(jié)所進貢的貢品進行回禮。
既然是貢品,朝廷給了回禮就成了交易,這樣有違外藩諸國的忠義之心,朝廷不能打壓外藩的一片忠心!”
瓦剌正使臉上一黑,心中怒罵:“爾母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