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見到爹娘,昌平公主心里很高興,因為她知道父母把她送到學堂,不是不喜歡她,而是希望她能夠學到更多的本事。
本來是高興快活的,可是上馬車的時候,又覺得好難過!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等到馬車走到學堂的時候,昌平公主的心情已經好了起來,學堂也很好,里面有很多一起玩耍的伙伴。
胡善祥看著閨女上了馬車,很想喊一句:閨女,不想去就不去了!可是這句話她卻喊不出口,皇帝說的不錯,孩子也應該有孩子的一個平等玩耍的圈子,只有融入進去,才能聽得到真心的話。
地位越高朋友越少,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等到了皇帝這個位置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沒有一個人敢于與皇帝平等交往,因為你不知道哪句話會得罪皇帝,得罪普通人頂多互相不來往,得罪了皇帝有可能就會連命都沒了。
回京的路上,朱祁鈺發現姐姐竟然沒有跟著回來,就問道:“母后!姐姐呢?”
“姐姐要去讀書,要住在學堂里!”
“鈺兒也要去學堂,鈺兒要去找姐姐!”
難得這小東西一口氣說出這么字,朱瞻基逗他道:“去找姐姐,不怕姐姐揍你嗎?”
“不怕!”朱祁鈺回答的非常干脆。
朱瞻基已經忘記了自己小時候是什么樣子,自己這傻兒子現在對他姐姐那真是言聽計從,讓上東不去西。
兩歲的奶娃娃正是看什么都好奇,不知深淺的時候,在宮中昌平公主是唯一一個比他大上一些,又長得不像大人的孩子。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和孩子在一起玩耍,姐姐就成了能陪他玩兒的唯一的對象。
胡善祥抱著兒子說道:“陛下!您是對的,孩子就應該有孩子陪伴著長大,祁鈺與其說是喜歡追著姐姐,不如說是希望有一個能一起玩的玩伴。”
“你能想明白這一點,就不枉朕帶著你來看大姐兒的心思,做父母的對孩子再關懷備至,也彌補不了孩子失去童年的遺憾。
以后朕的子女都要送去學堂讀書,房山現在正在試點義務教育,朕在思量這義務教育要花多少錢,孩子至少需要接受多少年義務教育。”
“陛下!臣妾不懂政事,不過讀書卻是一個費錢的事,一個五口之家省吃儉用也供不起一個讀書人,陛下若是推行義務教育國庫能承受得住嗎?”
朱瞻基嘆了口氣說道:“都是國家發展不足鬧得,這兩年天下的流民越來越多了,朕的錦衣衛在天下巡視發現越是藩王、士紳集中的地方流民越多。
都說他們是大明根基,朕怎么看他們像是在挖大明的根基,自朕登基以來就已經停了所有有封地藩王的俸祿,而且藩王所生的子女朕也不再分封。
這兩年這些人沒少安排人進宮在母后那里告朕的狀,母后也不止一次問朕為什么不把弟弟們分封出去。
朕今天跟你說句心里話,以后所有的皇子都不再分封大明境內,想要分封可以,海外有的是地方。不愿意去海外那就在京城領一份俸祿過活吧!”
胡善祥哪里敢在涉及藩王的問題上插話,一個不好可是要動搖國本的。
朱瞻基也沒指著胡善祥能給他說出什么有長遠建議的話,這也不是她該操心的。
回到宮中,朱瞻基就下了一道旨意,天下所有藩王在宣德五年之前趕回京城,皇帝陛下要在宗人府召開宗室大會。
這個消息一出天下震動,藩王無旨意不得擅離藩地,更何況還是進京。自從朱元璋分封諸子之后,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諸王一同進京之事。
這些藩王單個拎出來,可能沒有什么,可是所有藩王擰到一起,那就是一股可以動搖天下的力量。
很快全天下的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