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在晉王進京后的第一時間,召見了這位叔叔輩的藩王和他的長子朱美圭,多年的沉浮苦難讓這位剛剛恢復王爵的藩王變得謹小慎微,規規矩矩的給朱瞻基行完君臣大禮之后,說道:“臣一早就想進京來拜謝陛下恢復臣晉王名位之恩,朱濟熿狼子野心,幸虧陛下發現及時,不然可就釀成了大禍。我朱家不能再次同室操戈了。”
“王叔說的不錯,我朱家子孫就該團結一致,不能讓外人看了笑話。太祖高皇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得國之正古未有之。我們這些后世子孫不能丟了他老人家的榮光,大明要在我們的手中更加的光耀四海,威服四夷!”
“陛下圣明,有古之明君風范,大明在陛下手里必將迎來一個新的盛世。”
朱瞻基被這個馬屁拍的很舒服,雖然在另一個位面自己也有個仁宣之治的美譽,但是現在想來這個盛世還是有些虛了一些。
若不是因為自己廢弛邊防,也不至于讓瓦剌一步步做大,從而成了土木之變的誘。
“王叔也別撿好聽的說,你從太原來,給朕講講山西的情形!”
“陛下!山西表里山河,形勝之地,也就造成了山西山多地少,由于少經戰亂,人口偏偏還多。盡管是在洪武朝經歷了幾次人口外遷,依然改變不了人多地少的境況。
依靠種地山西已經無法養活山西的人口,一些頭腦靈活之人,便開始離開家鄉,四處游商,如今晉商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氣候。聽說陛下重開了對草原的互市,這些嗅覺靈敏之輩馬上就嗅到了商機。
就在今年秋天的東勝衛互市貿易上,這些人可是大出了一把風頭,甚至有些人已經決定在東勝衛設立商鋪,長期的在東勝衛與蒙古人交易。”
“只要是正當的生意,朕就鼓勵,憑本事掙錢不丟人,不過若是想歪門邪道,偷逃賦稅、走私違禁物資牟利,一經查處就是從重懲處。
山西是個好地方,北方是大明邊墻所在,以前這里是軍事重地,未來將會成為商貿重地,大明與草原的互市會越來越緊密。
通過互市物資的選擇,讓草原各部與我們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只要他們有什么不軌行為,我們只要把互市收緊,一個經濟制裁就會讓他們哀鴻遍野。”
朱濟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根本不知道皇帝為何要跟他談這些,可是皇帝肯定不是閑得無聊,不過皇帝希望自己做什么呢?
“陛下需要臣做什么?”既然猜不透那就直接問吧。
“有沒有考慮換個封地,一個有兵權,還能自己做主的封地。”
朱濟熺嚇壞了,這是覺得晉王府有什么不軌之處了嗎?換個封地還想染指兵權,皇帝不怕再來一次靖難嗎?
“臣不敢,太原就挺好了,臣很知足,若是陛下覺得臣的封邑太多,給臣減一些臣也沒有什么意見。”
朱瞻基知道朱濟熺是這么多年被幽禁的變得謹小慎微了,這也不難理解他能第一個到京城的原因了。他是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天子絕無二心,當初說自己對太宗不滿那是朱濟熿陷害的。
“王叔誤會了,朕沒有要削晉王封邑的想法,只是朕覺得當年太祖高皇帝分封諸王為塞王的做法很好,朕打算重新撿起來,封諸王為塞王,為大明拱衛邊疆。”
分封塞王,朱濟熺心動了,不過轉念一想,哪有那么多的好事啊!這皇帝是出了名的對宗室刻薄寡恩,從登基到現在就沒有給過藩王一粒祿米。
現在跟自己說什么分封塞王,可是往哪里封,人口多少,封邑幾何?給兵多少?這些不說清楚自己哪敢隨意應承。
“陛下打算如何分封?”
“王叔覺得河套之地如何?”
“膏腴之地!”
“朕把河套之地封給王叔,王叔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