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本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想必況郎中來的路上也已經發現了房山的道路與別處并不相同。
這樣的好路不說修建的時候要多少成本,就是修筑完成之后也要定期維護,這維護道路的資金從哪里來,當然要來往的客旅身上來收取。我們的原則是誰用路、誰出錢。這錢是??顚S?,只能用于修路與道路養護?!?
況鐘點了點頭繼續問道“州衙如何能夠保證稅卡的胥吏不胡亂收費,對來往百姓敲詐勒索。”
“首先嚴格來說他們不是胥吏,而是房山州道路交通局的收費員,不屬于官府人員。不說收費員與核查員之間的互相制衡,就算是他們之間互相勾結斂財,這錢他們也裝不進自己的口袋。
橋頭的過路費每天都會按照實際收費的多少,拿出一成來對所有關卡人員進行分紅,整個稅卡可不光是收費員和核查員,還有負責查驗是否有違禁品,負責安全保護職責的巡檢司人員。這些人可是等著每天都等著晚上分錢呢!
不說是貪污被發現后的后果,就是收費員與核查員互相勾結進行貪污,也會引起其他人的集體反對。他們那可是在貪大家伙的錢,收的稅少了,大家晚上分到的錢就會少,這動了大家的利益,其他人怎么會愿意讓他們貪自己的錢。”
況鐘明白了,這是典型的以利誘之,以律令制之,以制度規之。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制衡手段,稍加改動就能用到其他地方。
“房山之新政真是讓老夫耳目一新,這些都是將來推廣開來的政策嗎?”
“可以說房山的每項政策都是準備移植到整個天下的,這個過程會很漫長。也許你我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夠看到房山新政能夠推向天下的時候?!?
“那個免費教育也是準備在全國推廣嗎?房山現在的稅賦收入能否支撐的住越來越龐大的教育開支?”
“單憑房山即使能夠支撐,也會是很吃力,不過在推行的過程當中,陛下下旨以后免費教育,陛下負責三成,其余七成由州衙籌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