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下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剩下了兩個兒子,為了避免被朝廷發現,一網打盡。
兩個孩子長子隨父姓,也就是韓廣的父親,次子姓了韓林兒的林字,也就是林三的父親。
白蓮教也在經過兩代人的休養生息,發展壯大起來。與其說是白蓮教蠱惑人心,不如說是官府的橫征暴斂給了白蓮教蠱惑人心的機會。
永樂大帝屢次北征,透支民力,每年的稅賦徭役壓得百姓透不過氣來,正是百姓活不下去,奴家這才帶著活不下去的百姓起兵造反。
這成了奴家這半生最后悔的事,不是后悔起兵造反,而是后悔沒有主動站出來讓朝廷把奴家抓起來,牽連了幾千無辜的女子。
奴家這一生都不得安寧,只希望能用余生來贖罪!”
朱瞻基這就明白了,怪不得說著姓韓的在白蓮教中地位超然呢,敢情這還是龍鳳皇室的后裔呢!
“唐夫人給朕說說這個韓廣的性格特點!”
“這人在白蓮教被人成為冷面狐,城府深沉,是白蓮教中智謀之士,可以說白蓮教中一些重大的決定都有他的影子。”
看來在白蓮教中,這人就是智囊的存在。朱瞻基又問道:“這次造反會不會是這個韓廣策劃的?”
唐賽兒點點頭道:“肯定是他策劃的,韓廣在白蓮教中有大批死忠之人,林仙兒不過是他們推出來引人注意的傀儡而已,與奴家當年沒有多少區別。”
“朕明白了,多謝唐夫人解惑!”
“陛下言重!奴家愧不敢當!”
白蓮教這點兒造反的事對于朱瞻基來說根本就不算事,他想的是如何在這次的造反事件中如何打擊士紳的氣焰。
只有全面壓制士紳的氣焰,才能為下一步改人丁稅為田畝稅打下基礎,不然天下士紳皆反,就算是最后能夠平定下來,大明也會元氣大傷。
在了解完唐賽兒所知道的白蓮教隱秘以后,朱瞻基又詢問了況鐘在房山的表現。
唐三任對況鐘很欣賞,雖然況鐘的思想比較保守,腦子一時轉不過彎來,但是這個人沒有一絲官老爺的習氣,愿意放下身段去鄉間地頭了解百姓的真實情況,這是一個好官的最基本要素。
在皇帝詢問時,唐三任給了況鐘很高的評價,覺得讓況鐘接替自己掌管房山是非常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