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是社會,社會分為廣義的社會和狹義的社會,廣義的社會包羅萬象,今天我們不講,主要講的是狹義的社會,也就是人類社會。
所謂社會就是人與人相互來往的過程,形成的一系列規則,以及約定俗成的一些類似契約的東西。
比如說男女之間為了有共同的孩子而組成一個家庭,有兩個人共同血緣的孩子就是二人之間的紐帶。
這樣的一個家庭就是社會的最小單位,男女之間有著明確的分工,慢慢的就演變成了我們熟知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格局。
一個單一的家庭構不成完整的社會,因為人類是需要繁衍的,老祖宗在實際操作中發現了人類是不能近親繁殖的。
人類有繁殖的本能,為了避免這種可能出現的近親繁殖,人類開始以道德與律法約束。
不能近親繁殖,還要解決繁殖的問題,于是便出現了姻親,姻親之間的活動就是一個約定俗稱的契約關系。我家的兒子娶你家的女兒,我們兩個本來沒有任何關聯的家庭由于有了兒女為紐帶,雙方之間就有了關聯,這便成了姻親。
再往大說就是村落、市集、城池、官府、國家等形成了不同等級的社會分工。
明白了什么是社會以后,我們再來說一說大明目前是什么社會。首先判斷一個社會是什么社會,那就要看這個社會的大多數人在從事什么職業,國家以什么職業為主導。
很明顯大明目前是處在農業社會層面,最明顯的特征是國家以農業收入為主,農業社會的顯著特點就是以土地為基本的生產原料,誰控制了土地,誰就掌握了權力。
而大明誰控制的土地最多呢?最多的應該就是士紳群體,然后是皇家宗室,再然后就是勛戚勛貴。
占人口數量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只占有少量的土地,百姓要想生存下去,就不得不佃租這些有地者的土地,進而被土地所有人禁錮在土地上不得脫身。若是你們去鄉下認真調查一下,你就會發現,所有佃租地主土地的佃戶都欠著地主的錢,你們認為荒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