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勵百姓大力捕捉蝗蟲好幾天過去了,朝廷的令旨才姍姍來遲。
令旨的大概意思就是地方官府積極組織百姓自救,盡可能的保留一點莊稼不被蝗蟲吃完,至于朝廷實際上舉措一點兒都沒有。
楊士奇也想撥款救災,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朝廷沒錢,還等著夏糧下來應急。
怎么這天下就在他們這些人的治理下變成了這個樣子,原本還有些收斂的士紳在天子的故意放縱之下,張開了饕餮之口,鯨吞蠶食,短短幾年工夫就讓原本還有盈余的賦稅變得入不敷出。
現(xiàn)在就是想讓皇帝背鍋都不可能,皇帝陛下根本就沒有花田稅一文錢,當今真是個斂財?shù)母呤郑焕樯藤Z皇帝的稱號。
偏偏皇帝斂財卻不傷地方根本,百姓反倒是因為皇帝的新政得到了好處,唯一受損的恐怕就是不能在用各種手段盤剝百姓的士紳了吧!
如今內閣已經知道了皇帝在京畿蝗災之地所做的事情,皇帝竟然有如此大的魄力,為了鼓勵百姓捕蝗,甘愿動用內帑收購蝗蟲。
這玩意收到手能有什么用,無非就是以利誘之,讓百姓積極投入到滅蝗之中。
而西邊的房山已經開始動員養(yǎng)鴨百姓,趕鴨入田以鴨捕蝗,以房山養(yǎng)鴨的規(guī)模,或許這蝗災還真就讓皇帝給壓下去呢!
可以想象的到,災情結束后京畿之地的民心一定全部跑到皇帝那邊了,不得不說皇帝在災情面前表現(xiàn)出了一位仁君應有的素質。
楊士奇在這一刻對自己以往的堅持產生了動搖,難道儒家一直所堅持的都是錯的嗎?
為什么皇帝看似害民的政策,怎么就能夠讓百姓更加的富裕。士紳的利益受損并不是皇帝在刻意打壓士紳,而是士紳競爭不過皇帝。
士紳放高利貸,皇帝就開銀行為百姓提供低息貸款,士紳兼并土地,想將百姓綁在土地受士紳的擺布,皇帝就大力招收流民,給出了優(yōu)厚的條件,除了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還有一些還沒有到絕境的百姓,也選擇了在皇帝陛下的號召下出海移民。
在爭奪百姓方面,士紳依舊不能占據(jù)上風,也就南方之地百姓生活比北方富足一些,而且離得中樞有些遠,皇帝的影響力還沒有能力輻射到那里,百姓還在士紳的控制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