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地方主官的職責。
只要經濟發展起來,稅收肯定也會節節攀升,地方經濟與稅收肯定相關聯的,沒道理經濟發展起來,稅收反而降低了。”
對于皇帝的自信,群臣中除了天子近臣接觸了新政思想熏陶,知道了一些經濟循環理論的大臣,其他大臣卻是不置可否。
在他們看來,天下財富自有定數,朝廷拿得多了,百姓就剩的少了,哪有朝廷稅收越來越高,百姓生活還能越來越好的道理。
稅收高肯定是對百姓盤剝的狠了,大明官員壓根就沒有發展經濟做大盤子的思想,以大明現在的官員數量,只能維持一個小政府的低效運營。
那么國家沒有拿到的利益,會落在百姓手里嗎?那是不可能的,地方上士紳與胥吏勾結,會想出各種手段盤剝百姓。
由于朝廷是小政府,皇權根本就下不到鄉村,占大明絕大多數的鄉村實際上并不在大明朝廷的控制之中。
控制鄉村的是以宗族大戶、讀書人為代表的士紳,這就是大明鄉村的現狀,普通百姓愚昧無知,受士紳蠱惑,老百姓普遍認為盤剝他們的是朝廷,讓他們無法活下去的也是朝廷。
這就是話語權,目前鄉村的話語權還是掌握在士紳手中,老百姓普遍不信任官府,也無法信任官府。
這是因為大明的官員與士紳是一伙的,他們進高居廟堂,退則歸隱山林,只要有了功名,‘富貴’兩個字就會一生伴隨。
自從朱瞻基登基之后,一直在利用邸報、錦衣衛,通過對破產百姓的救助,以及對流民的引導遷徙,與士紳爭奪話語權。
老百姓雖然愚昧,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誰對他們是真心好,老百姓心里絕對有一桿秤。通過這些年的努力,皇帝的形象在民間已經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神祗,更是保護他們的保護神。
經過在山東兩年多時間的實踐摸索,朱瞻基培養了大量的新政人才,如李昊、朱天岳、張長德都已經成了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
這才是朱瞻基敢于與朝臣攤牌,開始正式全面推行新政的底氣,在新政的推行上,新政工作組已經掌握了一套非常熟練的推行方法。山東與南直隸北直隸相鄰,完全可以就近支援兩地的新政推進。
眾臣對皇帝的能力還是信服的,這些年皇帝不花朝廷一文錢,還能養著大明龐大的軍隊,組織藩王外封,以及對外戰爭的投入。
這些事,無論哪一項單獨拿出來都足以壓垮朝廷的財政,可是皇帝這里卻能游刃有余,還能積累起來龐大的財富。
大家對于以后能夠多領俸祿都很高興,紛紛稱贊皇帝乃是千古名君,仁義之主。聽完眾臣的夸贊,朱瞻基微微一笑道:“既然給了大家好處,也給了諸位體面,若是再有貪腐行為,一經查處必定從嚴處理。
雖然說太祖貪污六十兩剝皮實草有些嚴酷,但是對于貪污且金額巨大者,剝皮實草也是一個不錯的震懾手段!”
皇帝的話雖然是微笑著說出來的,但是眼中卻沒有一絲的笑意。群臣心中凜然,皇帝這是赤果果的告訴他們,既然給了你們好處,若是再敢伸手,那就別怪皇帝陛下不講情面。
“臣等謹遵圣諭!”
“朕也知道這個俸祿即使是官居一品,也別想大富大貴,可是若是想要大富大貴,要么選擇當武臣,開疆拓土立下功勛,裂土封疆;要么選擇經商,經營得當絕對能夠富甲一方。
想當官手握權力,就別想著過聲色犬馬的日子,朕只能保證你們比絕大多數的百姓過的好。不過考慮到諸位致仕之后的生活保障,從宣德九年起,凡是按照大明官員致仕條例退休的官員,都會享受在職俸祿七成的月俸。這個俸祿足以讓各位在家鄉安享晚年了吧?”
皇帝這手打個巴掌給個甜棗的手段使得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