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對范安低聲吩咐了一句,范安從文件中拿出一張紙,走過去遞給王直,說道:“王大人,陛下讓你看看這個!”
“是!”王直雙手接過這張紙站在那里仔細閱讀起來。
會議室里的眾臣也被突然進來的王直吸引,不再討論預算之事。見到大家停下討論,朱瞻基惡作劇般笑道:“諸位現在就把底牌泄露給對手,不怕到時候你們的對手給你們下絆子嗎?”
“啊!!!”群臣的驚呼拉起了長音,這才發現皇帝陛下的心腹之臣如唐三任、王仲義、周忱等人根本就沒有參與討論。
大家心里這個懊悔呀,都是幾十歲的人了,怎么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皇帝絕對是故意的,就是想要看大家的笑話。
“好了!諸位!盤子就這么大,如何分盤子里的肉,這里面的學問夠你們琢磨好幾輩子,接下來朕來說下吏部的安排。尚書蹇義年齒已高,朕不忍過度操勞,特升任郭璡為吏部左侍郎假尚書事,多分擔一些吏部的工作,吏部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這也是朕保持吏部不變的原因之一,未來吏部肯定還是要變動的,不過要底層慢慢來,大明的官吏的好壞,大多取決于吏部的銓選與管理!”
“老臣謝陛下體恤,能活著看到大明日漸繁榮昌盛,老夫甚慰!”
朱瞻基心中有些不悅,跟誰擺老資格呢?不過朱瞻基沒有表現出來,而是安慰蹇義道:“少師老當益壯,朕還希望少師教導太子呢!”
“臣謝陛下信重,只是老臣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朱瞻基給足了蹇義面子,轉頭說起了刑部的安排,刑部尚書還是由金純擔任,不過改制后的刑部也就一個名字一樣,衙門里已經改的面目全非。
都察院是改制之后將六科兼并了進去,從此再無六科,六科的封駁之權也就成了一個歷史名詞。不過改制之后的都察院看似沒有了風聞言事之權,可實際上權力卻更加大了。
都察院有隨時請官員去喝茶的權力,只要扣留不超過十二個時辰,不動刑,就沒有任何問題。這個權力可就比都察院原本的權力大多了。顧佐對此心知肚明,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后,顧佐心中那點取消風聞言事的芥蒂也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大理寺是新政改制受益最大衙門之一,三品衙門一躍成了二品衙門,跟各部尚書成了平級。這讓胡概平白無故就一下子升到了二品官的位置,成了真正的大佬位置。
胡概現在覺得受寵若驚,被突然而來的幸福包圍,可是朱瞻基卻知道,司法制度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沒有一個強力而健全的司法制度,永遠都是人治,無法達到法治的境界。
未來的大理寺將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宗族的瓦解就是從法律在私人手中收回慢慢開始的,只有讓老百姓有事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大理寺處理,而不是找族長處理。
“兵部掌全國兵馬調動,權柄極重,必須要由一位認真負責之人掌控。原兵部侍郎柴車升任兵部尚書,負責兵部改制,朕要在年內看到兵部的改制方案!”
“是!臣保證在年內拿出一份政改方案!”
“好!改制后的兵部是一個監督部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類似武選司這樣的部門負責的是軍隊各部報上來的升遷貶謫名單,而不是做大老爺處處刁難!”
“臣明白!”
交待完這些十二個部門的主官安排之后,朱瞻基回頭看了一眼站在那里看文件的王直問道:“王愛卿,看完了沒有?”
“臣看完了!”
“有什么想法?”
“臣雖然不懂宣傳,但是站在朝廷的立場,所謂宣傳就是要讓老百姓清楚明白的朝廷所執行的每一個政策是為了什么。
讓老百姓清楚明白朝廷的用意,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