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純頓了一下說道:"先從一個縣的巡警局配置說起,一個縣配備正副巡捕局局長(巡捕局正副局長由原來的縣丞與典史擔任)各一人,一名法醫,偵緝隊二十人,由一名隊長(原捕頭)帶隊,治安隊五名戶籍警,專門負責本縣的戶口管理,各人負責一片兒。
治安巡邏隊二十人由一名隊長(原快班班頭)帶領分片兒管理,主要職責就是負責對偷雞摸狗、打架斗毆的懲處。
這一個縣的巡警局人員大概就在五十人左右,普通巡邏治安警、戶籍警從九品待遇,治安隊長與偵緝隊員正九品待遇,偵緝隊長與法醫從八品待遇,副局長正八品、局長從七品。
新政兩京三省共有大約五百個州縣那就需要二萬五千名基層刑部官吏。
府一級提刑司,正副提刑官(原同知和通判)各一人,法醫三人人,偵緝隊三十人,主要是在縣一級案件無法偵破的時候,下派到各縣協助偵緝隊進行案件偵破。
監獄一座,負責管理監獄的獄長(牢頭)一人,普通獄警二十人,分片管理,其中有五人為女子。
提刑按察使司左右按察使各一人,法醫五人、偵緝隊下轄府的多寡安排人數,平均一府配備二十人,為一個偵緝分隊。按察使司不設監獄,重要的刑事犯全部押解到京城刑部大牢。
刑部上下至少需要三萬人,才能穩住新政之后的治安環境,明年的預算金額至少需要三百萬兩。"
楊士奇知道金純說的有道理,改革之后若是不強化各地治安,弄不好還真就亂套了,從這一點上來說,刑部的預算真的不能減少。
接下來就是都察院的預算匯報,都察院反貪、糾風、司法審核、廉政四司,都察院都御史顧佐起身匯報道:"都察院改制之后四司分工不同反貪司主要負責官員的反貪工作,反貪局下設到各府,監管府以下各個州縣。
糾風司針對官員的官風、品德等進行彈劾,所有彈劾都必須證據確鑿,任何風聞言事的構陷都會受到反坐的懲處,也就是彈劾人家什么罪名彈劾者就受到同樣的懲處。
司法審核在中樞與刑部大理寺配合對《大明律》進行修改和補充,在地方審核各個大理寺分部所審判的案件,各地方府司法官員因為人數不多,與反貪局合并辦公。通暢司法案件也會伴隨貪腐,二者合并辦公倒是也能方便案件的調查。
廉政司主要以宣傳為主,配合文宣部做好普法廉政宣傳,這是一個新部門人數暫時還無法確定,需要在運行過程中慢慢摸索。
各府反貪局下轄一個經濟犯罪偵緝隊,簡稱經偵隊,正副隊長各一名,隊員三十名。一個司法審核組定員五人。
各布政使司一位監察御史坐鎮反貪分司,統管各府反貪局。不過御史官階至少要掛僉都御史銜,不然官階無法鎮住地方官員。
新政兩京三省共需要兩千左右官員,都察院職業特殊,官員平均級別五品以上,大約需要預算一百萬兩。"
楊士奇送了一口氣,終于又有一個花錢比較少的部門。對著顧佐點點頭示意顧佐坐下之后,便點名大理寺卿胡概匯報大理寺預算。
胡概起身介紹道:"新政改革之后,所有刑事、民事案件的審理都歸在大理寺手中,這就要就各個州縣都必須要有大理寺分寺,府一級還要有更高一級的大理寺分寺,到了布政使司一級,主要任務便是對于判決不服的終審,并不接受普通案件審理。
每個分寺按照十人標準配備管理,兩京三省就需要差不多六千人的官員,按照官員平均品級從七品計算,預算需要一百二十萬兩。"
接下來就是兵部的預算,兵部考功、職方、軍令、武庫四司現在最主要的功能便是對軍隊的監督,尤其是后勤與軍餉的發放,防止任何形式的克扣軍餉,以及欺辱士兵的行為。
考功司對海陸兩軍匯報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