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壓,黎叔林使用了數不清的辦法和材料。
投入到這基礎科學的研究花費,至少都丟進去十幾萬兩銀幣,研究院的經費全部由皇帝內帑撥給。十幾萬兩都聽不見一個響,不用皇帝催促,黎叔林都是著急萬分。
不過朱瞻基卻一點兒都不著急,甚至在黎叔林團隊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并且精確的算出了大氣壓。朱瞻基高興之下,大筆一揮,黎叔林獎勵銀幣五千兩,其余的研究人員共同獎勵一萬兩。
黎叔林死活不收這筆賞賜,他認為自己受之有愧,皇帝讓他研究蒸汽機遲遲不能成功,每年皇帝在研究院至少砸進去幾十萬兩銀幣,可是他卻沒有一樣拿的出手的東西。
朱瞻基卻不這么認為,他沒想到研究蒸汽機的同時,竟然推動了大明基礎科學的進步。為了制造顏色透明的試管,在皇帝的提點下,黎叔林帶領工匠不斷改進燒制琉璃的配方,以及燒制琉璃的原材料,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燒制出了透明無色的琉璃。
在透明琉璃燒制出來之后,朱瞻基便下達旨意,所有參與研究的人員沒人獎勵一千兩銀幣,黎叔林獎勵五千兩。
兩筆獎勵讓黎叔林一年之內不算俸祿就拿到了一萬兩的獎勵,給予參與燒制工匠獎勵之后,朱瞻基又下達了保密旨意,所有參與燒制琉璃的匠人都不得向外透露琉璃的配方。
朱瞻基可是知道這玻璃制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那可是暴利的代名詞,他怎么可能放棄如此的暴利行業。
皇家在研究院這些年的投入,一個玻璃研究出來就已經將所有的投資都收了回來,所以說后世那些發達的國家都那么重視研究,一項獨一無二的研究成果,且別人無法模仿的東西,那就是躺著掙錢的營生。
眼下皇家只剩下兩項營生為宮廷提供收入,眼下皇家的規模還不大,肯定夠用,將來隨著自己的子孫增加那肯定是不夠用的,子孫向外封藩那可都是需要錢的。
專門為皇家燒制琉璃瓦的琉璃廠,在某一天突然被東廠的番子包圍,負責燒制琉璃瓦的工匠被挨個的問話,并簽下了一份協議,從簽字這一天開始,以后在琉璃廠干了什么,就是回家連老婆孩子都不能說。
這個時代的工匠地位低下,就算是皇帝通過不懈的努力提高工匠地位,能夠影響到的工匠也是微乎其微,皇家的鷹犬一嚇唬,哪里敢不點頭。
等到工匠們都集中到琉璃廠的官窯中之后,他們見到了做夢都見不到人,大明朝的皇帝陛下竟然親自來琉璃廠了。
知道是皇帝駕臨琉璃廠,工匠們慌不迭的匍匐在地,連大氣都不敢出。天家的威嚴在小民百姓眼里那就是神祗一般的存在,多看一眼都感覺是褻瀆神靈。
對于工匠們會有什么反應,朱瞻基非常清楚,培養工匠們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能夠自信的是他們的子孫。當他們的子孫從學堂里出來,再走進工廠的時候,才是工匠們真的能夠抬頭挺胸的時候。
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是有知識有文化的新一代工匠,他們在做工的同時,也會改進做工的方式方法,因為他們學會了獨立思考。
皇帝看著匍匐在腳下的工匠,大聲說道:“朕今天來是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從今天開始,所以的工匠每月月俸二兩,管理者月俸翻倍。
朕不但給你們漲了月俸,你們的家人孩子,朕也會在琉璃廠的跟前蓋好大房子分給你們住,你們的子孫朕會建一座學堂讓他們讀書。
總之朕不光是要管你們,而且還要管你們全家,只要你們遵守琉璃廠的規矩,從此以后朕保你們衣食無憂,子孫再不受凍餓之苦!”
一位老人抬頭,睜起渾濁的老眼望向皇帝問道:“陛下所言當真?我等匠人真的能夠吃飽飯,住大房子?”
“千真萬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