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忱想了想還是硬著頭皮反對道:“陛下!臣反對,這樣一刀切的全民實現免費分娩服務,朝廷增大開支不說,弄不好還會引起百姓的反感,讓朝廷出力不討好。”
“恂如兄說的不錯,臣也反對一下子一刀切,不過可以選擇試點施行,同時在邸報等刊物上宣傳醫院分娩的好處,讓老百姓明白,只有到醫院專業的分娩地方,孕婦才能得到更好的救助。”于謙也附和道。
王驥與弋謙也跟著附和,唐三任對于幾個輔臣同時反對他的提議一點兒都不生氣,微笑著說道:“既然大家都這么認為,老夫也就不堅持了,那就議一議先從什么地方開始施行?”
幾人抬頭看了看唐三任,再看了看皇帝,發現皇帝的嘴角微微上揚,頓時覺得不妙,看來又被唐季重給忽悠了,以唐季重這個老狐貍的性子,怎么會想不到一刀切下去會出現各種難以預料的后果。
估計老狐貍說完之后就等眾人提出試點的建議呢,這件事本來就是一件非常難以推行的差事,不但要投入大量的銀子,還要隨時面對老百姓的不理解。
可是當著皇帝陛下的面話已經說出去了,又怎么能收回去呢,他們已經能夠想到,這一條新政一旦推行下去,會遭來多少老頑固的謾罵。
“不知首輔打算在哪里開始試點?”王驥問道。
“你們覺得應該放在什么地方施行?”唐三任反問。
“首先要有足夠的人口,只有人口足夠多才能遭遇各種突發的問題,朝廷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能夠積累更多的經驗,在接下來的全國推廣中才會有充分的應對的經驗。
其次,要離得朝廷中樞足夠近,出了什么事朝廷也能來得及及時反應,不會造成難以挽回的結果。”于謙建議。
“朕覺得于廷益的建議很有道理,那就在北直隸挑一個府進行試點吧,朕要求要有足夠的人口。不過不能在京城試點,京城權貴太多,一旦出了問題,影響太大。
那就選擇天津吧!天津剛剛升格為府,正好借著升為府的春風在天津施行,天津有工業區,人口規模也足夠。”皇帝將地點定了下來。
還有禁止纏足與提高女子成親的年齡,這兩項問題都需要立法推行,內閣只能提議,需要放到元老院進行表決,只有元老院表決通過才能施行。
為百姓提供免費的分娩服務是朝廷的政務,內閣可以做主,禁止纏足與提高女子成親年齡是法律問題,必須要由元老院表決,這就是朱瞻基這些年一直推行的規矩,內閣的一切行為必須在法律的框架之內,就算是皇帝也不能突破規定的權力,也要在規定的權力之內做事。
這樣的規則對于包括皇帝與內閣來說有很大的約束,同時也保證了內閣的權威,只要是我的權力范圍,那我就有權力做出符合這個權力賦予的決定。
當然以朱瞻基的威望,想要突破這個權力的邊界非常的輕松,不過他輕易不會去這么做,這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后世的子孫,他們沒有皇帝視野,有些事做出決定容易,再想后悔可就難了。
朱瞻基很清楚,要想讓朱氏子孫不會被后世的革命者送上斷頭臺,那就要提前主動的放棄權力,保持一個權力的邊界。這件事只有他能夠把規矩立起來,不然等到他的兒子孫子登上皇位再想改變可就難了。
君臣六人本來是在議出兵西北,沒想到談著談著話題就引向了大明人口問題,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都有著重要的關聯。
西北如今的空虛,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人口填充,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根本上的改變,只有內地的人口豐裕,有了人口紅利,才會有更多的人力支援西北。
君臣幾人饒了一圈又回到了西北問題上,西北問題已經到不解決不行的時候,朱瞻基很想御駕親征,當年皇爺爺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