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其他的職位上。”
“季重之言何嘗不是朕之所想呢,其實季重有句話沒敢說,那就是皇帝在位時間太久,也會出現問題,除非這個皇帝手里的權力有限,在很多時候不能肆意妄為。
朕已經與太子協商好,大明皇帝以后的權力必須要有邊界,雖然皇帝名義上可以至高無上,但是權力卻必須要收攏。
朕讀史書有個心得,那就是所有的前半生有作為的皇帝,后半生多半都會糊涂,最大的原因就是權力的邊界造成的,還是拿李隆基來說,若是李隆基權力有邊界,他還會做出后來那些昏庸之事嗎?
朕不想自己也變成后世之人嘴里昏庸之君,也不希望朕的子孫因為昏庸,被人當做豬羊宰割。”
幾位閣臣算是徹底聽明白了,皇帝不但要退位,還要為后世的子孫規劃好皇帝的權力,若是這一套權力分割清楚之后,君與臣之間的權力分野就會出現。
該是君的責任就是君的責任,該是臣的責任就是臣的責任,不會如之前的朝廷那般,權責不明,互相推諉,明確了責任,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權力和義務,有了功勞是你的,有了問題也是你的,誰還敢坐在衙門里喝茶聊天混日子。
權責分明本來就是新政主要的改革目的,皇帝退位也是新政改革的一部分,未來的皇帝是否也要有一個退位機制,都將是接下來要重點討論的議題。
“陛下!臣支持您的決定,陛下即使是退位了,也不影響天下臣民對陛下的愛戴,而且陛下的退位能夠給后世之君做出表率。”一直沒有說話的于謙,拱手行禮,做出贊成的表態,還是一如既往的耿直。
與幾位內閣重臣提前做好工作,這件事就壓了下來,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朝廷不斷有旨意刊登在邸報上,上到皇帝,下到各級官員,每一個身份的人擁有哪些權利,同時又承擔哪些義務。
這樣的重磅消息在民間擴散開來之后,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些混亂,歷來都是皇權天授,皇帝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言出法隨,朕即國家早已深入人心。
現在朝廷竟然規定了皇帝有哪些權利、哪些義務。若是當皇帝還要處處受約束,哪里還有九五至尊的樣子,這皇帝不當也罷。
不管民間怎么議論,時間的車輪依然一刻不停的向前奔走,宣德二十三年已經過去,新年大朝會上,皇帝當著前來朝賀的文武百官宣布,正旦日開始皇帝正式禪讓給大明太子朱祁鈺。
在文武百官目瞪口呆之中,皇帝親自將太子扶上龍椅,首輔唐三任帶頭向新皇帝叩拜效忠,有了內閣的帶頭,群臣誰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出什么幺蛾子。
萬一讓新皇帝嫉恨,可能自己的仕途就到此結束了,在群臣的叩拜中,大明朝新的時代拉開了帷幕。
新登基的皇帝朱祁鈺尊父皇朱瞻基為太上皇,并且改元景泰,登基之后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宣布大明繼續保持太上皇之時所執行的新政,各地不得有任何懈怠。
太上皇帝朱瞻基,為了表示自己絕無戀戰權力的意思,帶著皇太后胡氏、太妃孫氏主動離開紫禁城住進了京南的南海子皇家唯一保留的皇莊,這塊土地是皇家的私產。
大明朝的南海子可不是后世的南海子公園,而是一座方圓一百二十里的,用磚墻砌起來的皇家獵苑,這座皇家獵苑有四座城門,分別為北大紅門、南大紅門、東紅門和西紅門,當初皇帝留下這塊土地主要是為了培育從海外帶回的種子。
太上皇的入駐,讓原本有些冷清的南海子熱鬧起來,南海子是有皇家的行宮的,只不過規模不大,對于居住沒有太大要求的太上皇,對行宮很滿意,住在這里沒有在紫禁城的那種壓抑的感覺。
離開了皇宮,將皇家所有的營生都交給了新皇帝,自己只保留南海子這片土地,老皇帝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