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人也知道這種事耍耍小性子可以,不但不會讓朱瞻基心生反感,反而還能增加一些夫妻間的情調,可是若是事做的過了,就會變了味道。
在朝鮮女人說出‘沒有’的話,兩個女人果斷拉著朝鮮女人下了艙室,把朱瞻基撩在了甲板上,在海風中凌亂。
船隊離開新釜山繼續南下,沿著風平浪靜的東方大陸西海岸航行,五天后導航員稟報朱瞻基此行的目的地已經到達。
船隊在導航員的指揮下進入港灣,這里就是后世的舊金山(圣弗朗西斯科)大灣區,南北兩個半島只有一個狹窄的入口(金門海峽),最窄處的寬度不足四里,只要在入口兩端的高地上修建炮臺,這里就是完美的海軍基地。
朱瞻基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每到一個地方首先考慮的就是這個地方的軍事價值。在一處適合駐泊的港灣處拋下鐵錨,最先下船的是朱瞻基的侍衛千戶,他們是整個船隊的保衛力量。
接下來便是船隊成員陸續搭乘小船踏上陸地,大明這么多年的移民經驗,根本不用朱瞻基去強調,船隊成員便開始有條不紊的分配工作,一部分選擇合適的地點,搭建營地。
一部分人開始伐木構建簡易的卸載棧橋,兩排分割開的原木一根根地在大錘的擊打下插入海底,在上面鋪上厚木板一個簡易的棧橋便搭建完成,整個過程只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
朱瞻基當然不會去操心這些勞心勞力之事,在岸上渡過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便帶著唐三任與一隊侍衛開始沿著河流向上探索。
王瑾就是在這條河流里發現了金沙,有金沙就說明河流的上游一定一座規模不小的金礦,對于朱瞻基來說在河流里洗沙淘金那速度太慢,他要找的是金礦。
這種有明確目的地的探礦其實非常容易,而且黃金的辨識度又是那么的高,尋找了十幾天后,朱瞻基一行人就確定了金礦的具體位置,只等著所有工具都準備好便開始進行采礦作業。由于發現了金礦,朱瞻基給這里起了極其惡俗的名字——金山
朱瞻基承諾所有跟隨他來到金山的人員一年都能得到不低于十兩黃金的獎勵,大明如今的金銀兌換比例已經達到了三十比一,十兩黃金那可就是三百兩銀幣。
他們這些被太上皇招募來的船員,普通水手一個月只有五兩銀幣的月薪,這在大明已經是很高的薪水,一兩銀幣可是能夠買兩石糙米,五兩銀幣足夠一個五口之家過上小康生活。
三百兩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筆巨款,而且這筆錢還是他們薪水之外額外的獎賞。朱瞻基的承諾一出,包括侍衛千戶在內的所有人員全都興奮的山呼萬歲。
給了好處就開始立規矩,這是上位者慣用的套路,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朱瞻基也不能免俗,說了未來的好處,自然就要講一講當下的規矩。
首先朱瞻基提出這筆獎勵要等到返回大明的時候才會發放給大家,這一點大家都沒有任何異議,現在他們的生活,衣食住行太上皇全包了,每月還能拿到五兩銀幣的高額月薪,就算需要買賣物資這五兩銀幣也足夠花銷了。
其次就是定下規矩,在開采的所有金礦都是太上皇的私產,任何人不得私藏,若是被發現有私藏者,一律吊在桅桿上吊死!
最后就是所有人員一切行動聽指揮,必須集體活動,這附近有土著人出沒,在沒有摸清這些土著的情況之前,不得與土著擅自接觸,以免發生危險。
然而不是朱瞻基不想和土著接觸就能避免與土著接觸,金山由于干旱少雨土著人口并不多,而且都是以狩獵為主的土著。
在朱瞻基一行人登陸金山十多天的時間,負責安保的侍衛千戶已經不止一次發現山林中偷窺,雖然這些土人看到大明全副武裝的士兵沒敢動手,但是這種被人窺視的感覺卻讓整個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