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產。
重要的是,這些工廠大多面積、位置口岸都不錯,10年后土地價值就肯定超過總投資了,穩賺不賠。
“華清科技園”本就在招商,國盛公司聯系他們之后,很快就取得共識。馬由親自到現場查看后,即刻同意用2000萬元華幣,收購了在建一棟有15萬平方米的6層小樓,還有100畝空地。
華國建筑成本很低,這種鋼筋混凝土全框架結構的小樓,土建造價僅每平方600元,交給馬由他們是清水房,成本也就900萬。地塊所在位置是京城近郊,政策鼓勵科技用地,優惠下來僅10萬華幣一畝,總額2000萬元幾乎沒賺馬由的錢,十分便宜。
在建中的建筑剛完成基礎和一層地下室結構工程,地上主體部分還需七個月才能竣工。馬由讓星兒掃描了整個現場地形,獲取了相對坐標、海拔標高及地形高差等數據,將正在建設中的施工圖也收集齊全掃描儲存。他計劃將這里規劃為藍星華國公司未來23年的總部及研究院所在地。
華清科技園位于北四環外側,占地30萬平方米。是中關村科技園的核心地帶和主要園區。藍星公司100畝用地就占了這個科技園22,再無空地供應。為將來的發展,馬由只得在華清科技園的東南側,另行征用了500畝土地,費用也僅有5000萬華幣。
雖三環剛通車不久,四環還將在6年后通車。但馬由知曉前世京城發展規劃,這個位置臨近大學城、華科院,是中關村核心地帶,將來信息資源和人才資源比較集中。再等幾年、十幾年,四環外側就成為黃金地段了。下一次回國,還要盡量多征用一些土地。這時幾乎是白菜價。
二環內區域限制了建筑高度,四環外遠離京城南北中軸線,建筑控高比較寬松。考慮到京城土地寸土寸金,他計劃一步到位,建造300米左右的高層建筑。
馬由和星兒商議著,對這兩塊用地分別進行了統一規劃,100畝用地規劃方案中,中遠期有20畝是甲級寫字樓和商場結合的綜合體,擬建設2棟230米高、55層的雙子塔型建筑。
而現在再建的15萬平米建筑,待新總部建成后,這里將改裝商業綜合配套服務大樓,僅需要重新裝修,不浪費土建造價。
另外80畝計劃建造26萬平方米、2000套高層住宅。
300畝用地是總部主樓所在,規劃一座由四棟280米高、66層的塔樓組合而成的叕字塔。大廈基地面積占地55畝,剩余用地建造配套的會議中心以及配套住宅4800
將這幾天星兒設計、馬由加班趕制出來的規劃圖、在建建筑外立面裝飾設計圖,交給國盛公司和施工單位,讓他們按照這份圖紙施工。造價在收購總價包含的土建造價基礎上,另外增添費用。內部裝修將另行邀請專業化公司按不同功能和實驗室等級進行裝修。100畝規劃所需審批流程,委托國盛公司代為辦理。
由此,藍星的第一個國內基地終于落實。馬由感覺很幸運,效率極高地完成了這次回國的主要事務。至于798以及附近的電子廠收購、以及國內其他企業的收購,他也知道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好在暫時還不急用。
這幾天馬由除制作圖紙外,還密集會見了20多位在京城國企、機關工作的應聘人員,他們大多是馬由花費一點中間費,從獵頭公司那里獲取的資料。其中他重點關注到36歲的李陽,計劃培養成藍星華國公司總經理。
李陽原在某軍工企業任技術副廠長。農村家庭,出了貧困山區考上了華清大學、碩士畢業分配到國企。哪知本就家庭條件不好,用工資結余剛還完學生時代的借款,又遇國企改革面臨關停并轉。家里小孩也正是上學階段,急迫需要改善經濟條件。
馬由看中他在軍工企業10年鍛煉出來的嚴謹和雷厲風行的執行力。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