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由擁有整套前世更加先進的知識儲備,以及超前的教學體系。若配上腦域開發、強身功法,加之四大研究院遠超全球的研究條件。自己培養學生更容易挖掘人才。而且在藍星大學畢業的學生,基礎將比米國等西方列強的常春藤大學還高出不少。
可問題是,華國學子們不知道這些事實呀。
馬由深思熟慮后,針對華國現在每年本科畢業生已達300萬以上,日益增長的留學潮。他決定藍星大學在前幾年,暫時不招收本科學生。而集中人力物力,在華國實施“人才攔截工程”。
雖每年招收5000左右的學生,針對300萬本科畢業生,是杯水車薪,但馬由相信,如此持續不斷堅持下去,幾年下來,效果將為非常明顯。而且藍星大學畢業的碩士和博士頻繁出成果,就將是最大的示范效應,那個時候,華國那些優秀畢業生,首選學校未必就是米國等西方國家大學了。
且其他大學或許會因藍星大學的成功所啟發,而在教學方式上有些改革。促進更多的學子,愿意留在國內深造,成為真正的有用之才。
學生們其實有時思維比較簡單。讀書還不是為了找一個好的工作嗎?而藍星集團聲名遠揚,待遇超高,承諾以后藍星所屬四大研究院、企業,優先招收藍星大學畢業生。
加之這次馬由宣布要親自招收3名博士、6名碩士,另外藍星大學也從全球、國內招攬到1000余名有真才實學的副教授、教授。遠超國內其他大學的師生比,更有甚者,藍星招生簡章里明確了學生高額補貼標準,碩士基本生活費用為每月350元,博士500元。若參與項目研發,還另有項目補貼。且藍星集團項目眾多已是眾所周知,拿到項目補貼的概率極大。
這樣的待遇,基本等于現在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工資標準,甚至還高出了不少。
諸多因素綜合效應下,最近突然有8萬多名大學應屆畢業生、碩士生,紛紛申請藍星大學的碩士、博士。藍星大學官網,注冊人數不斷上升。目前已達到了30余萬,看來到5月的考試時,可能超過20萬人報名。
馬由還秘密給招生辦一份依據前世這個時段畢業,后來在米國取得優異成果、留在米國工作的學生名單,讓招生辦組建了一個專門的團隊,給這些學生做工作。當然,他不會特意為這些學生專門設立條件。人才都是培養出來的,若經過星兒精心設計的考卷,都是人才雛形。加之藍星大學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他相信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涌現出來。
王校長就是找馬由匯報招聘老師和招收學生情況的。
兩人交流了一會后,馬由利用這個機會,給王校長灌輸了一些前世大學成功模式,最后,他給了王校長一個密碼,讓他登陸集團內網,閱讀他專門留給藍星大學的各種教學資料。
馬由還交待王校長,讓他安排所有外部招聘的教授、博士們,在簽署保密協議后,也要抓緊學習這些教育資料。他可不愿意讓老師們用陳舊的套路教育學生。
同時,除原有研究院的學者兼職藍星大學教授外,新入職的老師,全部都要按其專業,將在研究院、藍星集團旗下企業擔任研究和技術工作。這當然符合所有教授、博士的心愿。本身馬由在篩選老師時,就考慮了他們在原大學或研究機構的能力和業績。而且有課題就有研究經費、有出學術成果的機會。到時候名聲和財務收入都將提高。
這些學者們早已向往在元旦創刊的《仰望》上發表論文和學術成果。短短4個月,4期《仰望》月刊、80片論文和學術成果中,有20篇都是藍星研究院貢獻的,而且每一篇都是當之無愧的尖端成果。
讓這個新生的學術期刊,在一定圈子內,尤其是國內已擁有了極大的名望。加之科技部等部門聯合公告了今年《探索獎》的評選規則,在《仰望》上刊登學術成果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