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了,哪兒也不去了。小昭你去拿那個針黹簸籮來吧!”
小昭聞言,捂著嘴巴笑著“郡主如今可是轉(zhuǎn)了性兒了,竟喜歡起這些東西來了。”
沐沁雅淡淡一笑,喜歡倒是談不上。只不過是就是想繡個平安福給他,圖個心安。
他剛帶軍出發(fā),遼東就反了。據(jù)說他們渡過池河的時候,河面都冰封了。
進了臘月都已經(jīng)下了好幾場雪。
這天兒也是一天冷過一天。盛京都冷成這樣,更何況遼東。
“郡主?郡主?”看著沐沁雅又在那里發(fā)起了呆,小昭有些無奈,自打?qū)幫醯钕码x了京后,郡主就時常這個樣子,一個人在那兒坐著,發(fā)會兒呆,走會兒神。
最后小昭干脆搖了搖她的胳膊,才將她換回神兒來“怎么了?”
“李嬤嬤來說,霓裳坊做的衣裳已經(jīng)送到府里了,老太君讓您過去試試呢!說是再過兩天兒就要過年了,到時候得穿新衣裳,也圖個吉利喜慶!”
阿貍能吃,養(yǎng)的很胖,老太君喜歡的不行,前些日子她就讓人將那白團子給送了過去,想著有它陪她老人家些日子也好。
一進福祿齋,阿貍就從老太君懷里跳了下來,跑到了她跟前兒,不斷用腦袋蹭著她的腿腳,很是膩歪。
老太君見自己懷里成了空,對著地上的阿貍笑罵道“我養(yǎng)了它這些日子,也沒瞧見這東西對我親,可見就是個喂不熟的小白眼狼兒!”
“滿滿過來,快試試這些衣裳,看看有沒有不合身的,我留了繡娘在這里,改個現(xiàn)成的!”老太君對她招了招手,看著繡娘托盤里的衣裳笑道,心情很是開懷。
“老太君,出大事兒了!”謝氏慌慌張張地從院兒里跑了進來,看得她驚詫在一旁。
謝氏雖然性格潑辣些,但到底也是大家主母,沐沁雅從沒有見她這么失態(tài)過。可見出的事情的確是不小,否則她不會如此。
果不其然,,老太君見她如此當(dāng)即沉下了臉色來“當(dāng)著個小輩兒的面,怎地如此失態(tài)!”
謝氏看到堂中坐著的沐沁雅后,面皮一紅,她可沒想到她這個外甥女這會子會在。
“滿滿,你帶著繡娘,回你院兒里試衣裳去吧。”
沐沁雅走后,“說罷!”老太君長嘆一聲,該來的都會來,躲不過去的。
“江北和西陵反了,昨個兒夜里圣上就宣了一眾大臣,結(jié)果到現(xiàn)在這會子侯爺都還沒回來!”
老太君拄著藤杖走到堂中,看著屋外陰沉的天氣,道了聲“等吧!等著湛兒回來。哎~~今年這個年過得不安生啊!”
“對了,蔣家的那個老三不是被圣上派駐到西陵了么?還有那個去江北的藍家郎君,如何了?”
謝氏聞言,臉色有些難看“聽說江北和西陵謀反前,那兩人都被當(dāng)眾祭了軍旗!”
“什么?!這幫子天殺的,可惡至極!”老太君的藤杖在拄在地上,一聲悶響。
沐沁雅出了慶和苑,就一路心事重重地回了福樂齋。
這個年過得委實不太安生。
不過一兩日,盛京城里就炸了鍋。
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是驚惶一片。
“遼東這兩日可有戰(zhàn)報傳來?!”
“回圣上的話,遼東已是三日沒有消息了。不過,圣上不必太過憂慮,有寧王殿下在遼東,想來無什么大礙。”
“你懂什么?!江北離京最近,他現(xiàn)在在遼東抽不出身來,如何救京師?”
江北地界與京師之間就只有一座屏障,到時候若江北軍翻過了山頭,想要拿下京師可真的就是一馬平川了。
“圣上,京門衛(wèi)剛剛傳來的消息,這幾日京中流民大增,京里的幾臺主街上已經(jīng)是人滿為患。”云湛說完,就見元武帝眉間上的褶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寫成了一個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