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斗爭中,價格戰成了一種無硝煙的戰爭,很多時候,行業中的老大與老二會為了市場份額、爭搶客戶,展開猛烈的價格赤膊戰,這會形成“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
與想象中的老三老四趁虛而入、順利超車不同,實際上,“坐山觀虎斗”的尾隨者才是價格戰的真正重傷患者。
在后世的內地,也有無數同樣的案例
美團和餓了么互撕,百度外賣消失了。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越戰越烈的時候,非常快樂消失了。
王老吉k加多寶,然后和其正失敗了。
而過去的一年之內,香江的零售行業也是如此。
百佳超市與惠康超市背靠香江最頂尖的兩大財團,發起了慘烈的價格戰。
今天百佳大出血,明天惠康跳樓價,百佳來一個買5送2,惠康又推出百元送貨上門服務……
雙方你來我往,價格讓利越來越低,香江的普通市民最為開心,開始時見有便宜占,拼命的囤積日常用品,百佳超市的衛生紙都一度被買斷貨。
但連續一年的低價,也讓這些人安分了下來,早就習慣了低價的他們,已經不再囤積貨物,同時也只前往這兩家超市購物,其他的,哪涼快哪待著去。
而香江的其他諸多超市,就是這場價格戰中的“老三”,這些很多都是小型公司的資產或者海外連鎖零售集團在香江的分部,短短一年之內,這些超市的營業額降低了一半左右,還愿意來超市購物的人群基本上都是附近之人,因為懶,或者購買的東西少,沒必要跑很遠的百佳或者惠康超市。
百佳與惠康的價格戰初期,這些超市還能夠堅持下來,一是因為短期內一些資金還能投入進去,第二就是他們判斷價格戰不會持續太久。
但在商界,一個預判失誤就有可能導致損失慘重甚至傾家蕩產,持續接近一年的價格戰,逼的大量普通超市被迫關門,又或者低價出售與百佳及惠康集團。
連一些海外超市也選擇收手,這些公司的確有錢,其中不乏一些零售巨頭,資產規模甚至超過了怡和或者美的,但它們的主要市場還是一些大型國家,香江這種城市完全沒必要投入太多,在遇到本土財團的狙擊后,又碰到了可能存在政治危機的中英談判,自然會選擇放手。
置地的高層雖然沒經歷過后世內地的一些案例,但百佳超市發動價格戰的目的他們也明白了過來,于是,也默契的配合起來。
一年前的置地集團,隨便一個地產項目就高達數十億港元,而整個惠康超市與百佳的價格戰,一年也未必能夠虧損一個億,以短期的虧損,換來未來零售行業的更一步壟斷,這筆生意,置地的高層也認為很是劃算。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由鐵娘子摔倒而引起的地產危機波及整個香江,置地失去九龍倉后,投資變的極為激進,同時進行了數個十數億至數十億港元的項目,負債高達一百多億港元。
此刻的鮑富達,聽出了徐志的意思,顯然,對方是想徹底壟斷整個香江的零售市場。
“抱歉,惠康超市不會出售。”鮑富達果斷的拒絕道,零售的利潤雖然比不了地產,但卻也是民生之中最重要的行業之一,置地對惠康也是頗為看重。
徐志笑著搖頭道“鮑富達,明人不說暗話,對于香江的零售市場,我是志在必得,任何人、任何公司的阻攔,只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
鮑富達聽完后,冷聲問道“徐生,你這是威脅嗎?”
“如果你非要這么理解,也不是不行。零售將會成為屈臣氏公司的核心產業,我會單獨注資5億美元,用于開發整個亞洲市場,而其中香江是公司總部所在,香江的市場我是志在必得!”徐志笑著說道,5億美元直接投資自然是不可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