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世他們的驚訝,段譽能理解,我們可是文官,你卻讓我們安置到軍營里?
段譽還明白,因為這個原因,這五位,此時心里一定有點惱火。
對大理國這樣偏安一隅,文化上非常崇拜宋朝的小國來說,將不可避免的受宋朝的一些習氣影響,比如重文抑武。
而大理國又是一個雖然內(nèi)部爭斗不斷,但卻少有發(fā)生較大規(guī)模的軍事沖突,且自立國以來,并無較大外患,也就是少有得獲軍功的機會,這自然就讓國內(nèi)的讀書人,比宋朝的讀書人可能更看不起軍營內(nèi)的這些莽漢。
更別說他們好歹是被段正淳這個一國之君揀拔而來,在國內(nèi)都堪稱人中龍鳳的有為之才,奉命到皇莊,肯定也是抱著輔佐儲君,將來出將入相干一番大事業(yè)的志向而來。
結(jié)果,我們卻一來就要被安置到軍營里,和那些大頭兵呆在一起?
“我知道,五位多半都是有上馬治軍,下馬安民的志向,”段譽對他們道,“恰好我對五位也抱有這樣的期待,”
既如此,你為何還做這樣的安排?
“但世上向來沒有半本論語治天下這樣的便宜事,所以想上馬治軍,各位首先就得對我們的軍隊有足夠的了解,”
以他的理解來說,一位軍事主官,是否解民政,相對不太重要,但如果一位文官,能對軍事和軍隊有足夠的了解,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會是大有裨益的事。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所以,”他看著那五位,“就別想著只囫圇看了幾部兵書,就可以做到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樣的美事,”
“對我說的如果不認同,好說,我們現(xiàn)在就可以準備一場演練,看看大家是不是能率軍輕松的擊敗對手,”
“如果堅持認為如此這般,都非常沒有必要,那也好說,船還等在碼頭,現(xiàn)在就走,還能輕松的趕上京里家中的晚飯。”
他說著說著,火氣忍不住也有些大起來。
一直以來,在了解相關的歷史后,他對宋朝文人士子的最大意見,就是他們普遍對軍隊以及軍人的極端蔑視和不尊重,到了這個時代,了解到更多的詳情,如稱得上戰(zhàn)神的狄青的事跡之后,他對這方面就更是不爽。
現(xiàn)在看到連國內(nèi)的這些文人,還算是比較拔尖的這部分文人都是如此,他是真的沒辦法不惱火。
段延貴看著段譽說著就冷著臉回到案后坐下,心說這位堂弟還真是說翻臉就翻臉,剛剛還和顏悅色的呢。
他忙道,“太子殿下……”
旁邊有人和他同時開口,本來說話不太爽利的周輔仁,此時卻說得非常順溜,“殿下所言,皆是金玉良言,臣遵從殿下的安排,”
另外三位此時頓時和段延貴是一樣的想法,你個老周,是真的說話結(jié)巴嗎?遂也同時道“太子所言極是,臣等完贊同太子的安排。”
不然,真的提著行李打道回府?那以后還哪會有前程可言?
旁人可不會想太多,只會說是才到了太子跟前,就被打了回來,那還能是因為什么,太子看不上唄!
“我希望,幾位是真正能體悟我這樣安排的用意,”段譽臉色稍好了些。
何維世帶頭,五位都站起來檢討道“此前是臣等有些浮躁,把這等大事想得過于簡單,”
“坐,坐,”段譽手朝下壓了壓,“就是現(xiàn)在不了解也沒關系,只要幾位能沉下去,我想不久,有些事你們很快就能明白,”他看著那五位,“這事先就說到這里,”
“之所以幾位一來,就安置到軍營里去,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想推行的對軍隊的改制,只靠弘毅將軍他們實施,可能不會太順暢,我期待各位能助他們一臂之力,”
何維世他們聞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