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前任們。
對他們這些人來說,無論儒家、佛家、道家,可以說都是工具,因此讓這其中的任一家占據絕對優勢,都不可取。
雖然前面的那些位,對此也都有些警惕,并做出了一些努力,如借大臣角力的機會,讓“國師”這在開國初期,不但是佛家領袖,還參贊軍國機要,實際地位都在丞相之上的職位,變成了如今空有高位的閑職,還通過多種手段,讓儒家和道家,尤其是儒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但總體來說,在如今的大理國,佛家依然是一家獨大。
段譽譏諷道“我聽說,不少百姓,非但捐錢,連家中的良田,不少都捐給了佛寺,以至于一家家佛寺,都成了大地主,連賦稅都不用交的大地主……
“就連這邊銅坊的出產,至少有兩成,都變成了各家對佛寺的進奉……”
“他們,居然還不知足?”
“更別說,這些年,僧徒濫雜,蠱害百姓之事不絕于耳,荒年放高利貸者,寺僧一直都是主力,我……”
“譽兒,”段正淳打斷了兒子的話,“佛家之事,得徐徐圖之,”
還是少年心性啊。
雖然他把三教都當作工具,但他很明白,佛家因為關乎信仰,斷不可采取針對儒家的措施。
段譽躬身道“父皇,這些時日針對儒家,等同于間接幫助了佛家,兒子思慮不周,請父皇責罰。”
要說,懟儒家的時候,他還真沒有想到這一點。
所以說,在有些方面,他是真沒他老子看得全面。
“勿要多慮,”段正淳道“若是儒家能按譽兒你的設想改良,則來日更有助于抑制佛家,”
他此刻心情挺好。
坦白說,看著這個這些時一直日攪動風云的兒子認錯,他還真忍不住有些開心。
兒子太優秀,免不了反過來給他這個父親壓力。
“但有些手段,不妨現在就想想,”他輕聲對兒子說。
在這方面,他已經想了很多,北周武帝(在位期間,大舉滅佛)的生平事跡,也看了很多,有些想法,冒出來也不止一次。
但那也只能想想而已,因為那些事,比把高家打垮還要難。
從南詔算起,崇佛已逾三百載,有些事若是要做,那便真是與全天下為敵。
他原以為,這些想法只能一直深深的壓在心底,但這個兒子,現在就讓他看到了希望。
“我們這就回京,”他寵溺的在兒子肩頭拍了拍,“告訴下面的那些人,等到中元節,我再來檢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