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善闡,熙川先生又看了眼窗外蔥蘢馥郁的花園,慢慢閉上了眼睛。
周圍侍立的仆人們見狀并沒有什么動作,只是輕松的交換了幾個眼神,大家都懂的快活的氣氛,便隨之蔓延開來。
這幾日,這位據說放在宋朝,都算很有學識,在國中之前更是有不菲聲望的徐先生,在東都,也成了坊間巷尾茶余飯后的笑料。
一二十個都各有來頭的人夾在一起,居然還說不過才十三歲的太子,呵呵,真是笑死個人。
也不知道,他現在怎么還能這個樣子,還這么一本正經的擺出一副高人的樣子來。
讀書人的臉皮按理不是應該更薄嗎,這人看起來怎么像是沒臉沒皮的一樣?
難怪太子對他們看不上眼,就連他們這些下人對此都看不上眼。
聽說原本相國公對他都很是看重,但他后來的作為,相當于是背叛了相國公,所以他來到東都,是想改換門庭,投到侯爺門下?999\\
奚落和鄙夷的眼神,接連丟到熙川先生身上,這人難道就沒有一點羞恥之心?
看這副樣子,真是道貌岸然之極。
熙川先生巋然不動。
他不是感受不到周圍的氣氛,不是感受不到那些帶著惡意的眼神,只是他如何會和這些下人計較?
何況,在來東都之前,路上他已經到訪過幾個大部落,類似的眼神,對他來說,已經見怪不怪。
包括眼下這已逾半個時辰的等候,都不算什么。
他再一次想起寒山拾得兩位大師的那段對話來,“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再待幾年,不,應該都無需幾年,你們就會知道我這番忍辱負重的成果,屆時你們用虔誠恭敬的目光看著我時,我也會一樣當做全然不知。
外面驟然一靜,跟著,說笑聲和沙沙的腳步聲傳了過來,熙川先生睜開了眼睛。
在這里能這樣大聲談笑的,自然是他要等的人。
沒多久,一人大笑著從門口大步進來,“熙川先生,哈哈,久仰久仰!”
“大將軍,”熙川先生站了起來。
“哈哈,先生坐,請坐,”來人金冠紫袍,樣貌和高泰明有兩三分相似,性格看起來卻迥然不同。
高泰明一貫冷靜克制,威儀很重,這位看起來卻熱情奔放,豪爽又親切。
這位正是高升泰的堂弟,高家滇東一系的當家人高祥明。
熙川先生之所以稱他為大將軍,也是很有一番考量,因為高祥明所襲爵位為侯爵,遠不如高泰明的國公,以他大將軍的職務來稱呼他,更妥當些。
“聽說先生到訪,本應倒履相迎,奈何俗務太多,一時脫身不得,多有怠慢,見諒,見諒,”
熙川先生聽他這么一說,直觀的覺得,這位高大將軍,不愧是姓高,他也和他堂哥一樣,不但心思深沉,還虛偽得緊。
“在下入得東都,便見識了一番和京城完全不同的景象,此間市肆繁華,百姓安康,持戈健兒更是個個威風凜凜英姿勃發,遠勝京城許多也,”
“東都能如此興盛,自是大將軍宵衣旰食焚膏繼晷之果,將軍公務繁忙日理萬機,能撥冗一見,已是在下之幸,何來怠慢之說?”
高祥明摸了把胡子,那你還說這么多?
“呵呵,先生過譽,東都這些年,說起來比之京城,確也不差,但這何止我一人之功,各位臣工也功不可沒,”
徐熙川表面波瀾不驚,心里卻在思量,臣工?這位高侯爺,看來都不掩飾想把東都一帶州國化的念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