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善闡無京城之便,如熙川先生這般的大才,一直難得一遇,若手下諸人中,有一二人能有先生一兩分的本事,那本公就,哈哈,如虎添翼啊,”
“熙川先生,”他靠過去,“本公欲效仿京城,也設一太學,卻一直找不到合適之人主持,不知先生可否愿意擔當我善闡太學博士一職?”
這是熙川先生沒想到的,他有些后悔自己沒有開門見山,以至于讓高祥明說出了這樣的要求來。
“大將軍厚愛,在下深感榮幸,若是近來不曾有這許多事,在下定欣然赴任,即便是做一個普通的先生,也心甘情愿,教化百姓,本就是我輩之責,”
“只是想來大將軍也是了然,近日,儒家在我大理國的傳承,”他面帶沉痛的搖了搖頭,“已經危如累卵,”
“大將軍乃人中龍鳳,明見萬里,在下此次冒昧登門,就是想向大將軍請教我等該如何應對,”
“不知大將軍是否也相信人人皆可讀書識字的說法,尤其是,以當前的國力,能否負擔得起那一應所需?”
“不說容納那么多孩子,需要建多少所學校,在下算過,怕是把國中所有讀書人全算上,也難以滿足太子殿下宏偉大計所需的先生,”他干脆直接點出了段譽。
“即便太子殿下傾全國之力,得以實現他的大計,真就于國有大益?”
“耗盡財力,培育出數萬資質平平之輩好,還是按現行之法,每年培育出數百能獨當一面之英才更好?”
“尤需慮者,以近來的趨勢觀之,太子所謂的學校,怕是會不同于大將軍所想之太學,乃至是民間的私塾,儒學多半不是重點,那些奇技淫巧才是重點,在皇莊之中便是如此,”
“在下擔憂,經由這樣的學校培育的讀書人越多,毋須多時,便會禮崩樂壞,屆時,難免國將不國,生靈涂炭,”
他起身向高祥明重重一禮道“大將軍為國之柱石,值此非常之時,在下希翼大將軍能向相國公,向皇上直言相諫,救國于危亡救民于水火,則舉國上下,都將感念大將軍的恩德。”
“熙川先生,坐,”高祥明只道。
熙川先生馬上聽出來,高祥明好像一下子就冷淡了不少,他回想了一下自己說的話,挺好啊!
“既然先生如此憂慮,為何不自向皇上和相國公進諫?”高祥明沒說他對段譽這個大計的看法,卻只問這個。
熙川先生和他說的時候,還把高泰明放在段正淳前面,他這個高泰明的堂弟,反倒把段正淳放在高泰明的前面。
“在下已經多次向相國公,向皇上上萬言書進諫,但在下人微言輕,不比大將軍一言千鈞。”999小說首發 htts:999 htts:999
“嗯,”高英祥點了點頭,“如此大事,著實不容兒戲,且容本公先和各臣工商議不遲,”
他說著又笑了起來,和一開始一樣熱情豪氣,“先生這一路行來,四處奔波忙碌,想來甚是辛苦,先歇歇也好,”
熙川先生知道自己這一路拜訪各大部落之事,瞞不過高祥明,而那些部落中的大多,因為地盤之爭,和高家東都這一系不會太融洽,正待分辨,高祥明已經端起茶杯來。
無奈,他只得起身告辭,“在下告退,”
出得偏廳大門,看著眼前這一片富麗堂皇的儼然宮殿式的建筑群,心中悲憤不已,為何住在這樣的大殿里的人,一個個的都如此不堪?
“先生,”幕僚迎了上來。
熙川先生搖搖頭,“收拾一下,明日就去自杞,”
…………
偏廳中,有人向高祥明進言,“大人,雖則徐熙川此番前來,明顯不安好心,”
誰都看得出來徐熙川的用心,不過是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