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解釋他的各種舉措的用意和背后的意義,這些知識對他來說是全新的認知,心中對張曉琿越發敬佩。
難怪將軍自己一頓吃以往的一半定量也要把糧食送來直通,原是有如此多的講究。
簡陋的課室里學生們大聲地跟著老師在讀漢字拼音,不遠處有許多人在拆掉的屋宅地基上重新開挖地基,街上秩序井然,各家倒塌的屋舍已經恢復如初,碼頭后的交易中心也已經重新搭建,陸續有商戶前來了。
如果不是偶爾看到折斷的樹木,完全看不出這里一個多月前曾經遭受可怕的風災。
其實東南亞地區植被茂盛,各種野生果樹眾多,加上又靠海,只要勤快一些總能找到吃的,反而不像中原地區一樣遭受大災就得要長期賑災。
“這是碉樓,這般的碉樓直通城有四處,必得十二時辰不間斷值守,此處可同時監控海面。”張曉琿帶孫鶴登上碉樓,這是用拆掉的紅磚混雜部分石塊砌成,因為目前只有大乾兵士有槍炮,這碉樓最大的用處就是可以居高望遠。
孫鶴拿出一個單筒望遠鏡,張曉琿看了一眼,問道:“如今軍中配備望遠鏡了嗎?”
孫鶴愣了一下,才想起張曉琿還沒有這般的神器,忙遞給他道:“并不是,我自己買的,晶緣閣勞軍貨品,比市價低了八成,您試試。”
其實就是衛國公府想給自己的嫡系配備,但又不想做得太明顯,就以勞軍的名義低價賣給將官們。
張曉琿接過望遠鏡往海面上看,還不錯,能看清楚一千米以外的船只。
他還給孫鶴說道:“好東西。”
張曉琿并不知道晶緣閣的經營狀況,也不清楚衛國公夫人代理了晶緣閣的產品,只知道這望遠鏡現在價格不低,大乾軍隊全部配備暫時是不現實的。
但是通過衛國公府的舉動,他大概了解了衛家軍的戰斗力之所以這么強悍的原因。
衛家軍只是民間說法,但是衛國公府是嚴禁軍中有這類言論的,而是強調無論什么人領軍都是皇上的軍隊,顯得極其狗腿。
“吳大海如今負責訓練水軍,這次就不跟我回京了,我把他留給你,咱們雖然暫時沒有船,但萬一有事可以征用漁民的船只,直通城是港口城鎮,水師是必然要有的,大乾須得通過海上作戰能力震懾宵小。”
張曉琿跟孫鶴說道。
我國的北部灣跟直通城直線距離雖然不太遠,但是即便在交趾的港口啟程,要下到南洋通過馬六甲海峽,再往一路往北進入安達曼海才能到達直通,怎么也得兩個月,還得避開季候風。
吳大海是原響尾蛇突擊隊的隊員,跟孫鶴是老相識了,一路從鄴城南下時是孫鶴帶著他們跟在張家的車后護衛,大合唱孫鶴又是他們的指揮,防疫期間孫鶴又領著他們去翠湖莊子的育苗場保護痘牛。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屬下見過孫副將!”吳大海笑嘻嘻地給孫鶴行禮。
“辛苦!免禮。”孫鶴說道。
誰能想到打個南詔會一路打到海邊來呢?
他們是沒有多少水戰的經驗的,更不用說海戰了,朝廷也很難把水師調往這邊,本來他們只能自己摸索著來,但是有張曉琿留下的教官,孫鶴心里安穩了幾分。
雖然張曉琿從小到大長在北地,但是孫鶴毫不懷疑他精通海戰,不然怎能造出那么快的船呢?
一路介紹完直通城的防衛,張曉琿回到營地收拾行裝,皇帝要他把訓練出來的第一批一千持槍兵士帶回京城,衛國公麾下的部隊有三分之一的兵士已經裝備了槍支,一共有八千條槍,分散在黔中,羊且咩城和蒲甘直通。
在張曉琿看來,這裝備比抗戰的八路軍強多了。
當然只有槍沒有彈藥也抓瞎,拼刺刀也是我軍單兵五大軍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