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詩集是禮部和太學共同編撰的,就是將天下名篇編撰進去,給皇帝觀看的,基本上每半年或者一年會編撰一次,而入選的詩都是各個州府提交的,此外規定這里的詩篇必須是舉人以下的文人,只要有佳作皆可上呈,再從中遴選。
林默看了看發現這有四十首詩,自己今年寫的四篇都被收錄進去,即《清明》、《觀書有感》、《春日》、《山亭夏日》。林默去年恩科詩集一人中兩首,今年這又獨占四首,可謂是獨占鰲頭,旁人無法企及,當然林默能四首上,這孟文昭是出了不少力氣的。
孟文昭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為了展示林默的才學,贏得文名,這對他今后科考做官都有極大地幫助,當然更多的是為了保護林默,他知道林默今后恐怕會遇到不少困難,也會有不少人對他不利,這林默出了名,自然那些宵小就不敢明目張膽的對付林默了,這也算是給他的一種保障吧。
林默看完后道:“沒想到我這詩寫的還真不錯,竟然能都上了這詩集。”
何仁白了一眼林默,林默那詩寫的豈止是不錯,簡直是非常不錯。何仁道:“你現在估計已經成了許多文人都想一睹你的真容,你以后考科舉,這寫詩上就算你寫的跟狗屎一樣也沒人敢說你什么了。”
林默有些疑惑,何仁解釋道:“這詩集會將陛下的御批也會寫上,然后引發給天下仕子,你這連續四首詩,讓陛下也是大為驚訝,這最后一首詩上給你寫了四個字。”說著指著這《清明》的注解的最后一行,上面寫著:“天子御批:此子甚佳。”
天子就是皇帝陛下,這“此子甚佳”是對林默的一種肯定,連皇帝都覺得林默這人不錯,今后還真沒人敢說林默什么壞話了。當然林默之所以能夠得此御批這其中還有著長寧公主楊婉清的一份功勞。
那日楊婉清去禮部查詢禮部書庫中收集的天下書籍,想從中找些治病救人的藥方,正巧遇到禮部尚書陳元嘉大發雷霆。
陳元嘉拿著一份文書怒道:“這林默到底是何人?讓這孟文昭如此明目張膽的替他揚文名?上次恩科的詩集暫且不算,這又來四篇,這是告訴天下讀書人,只要有家中有權勢就能隨心所欲?這是呈給陛下的文集,是天下讀書人的圣地,這簡直是太胡鬧了。”
這詩集雖然是搜尋天下文人的詩文,但有個默認的規定就是一冊一人只能上一篇,這是為了給更多人展示的機會,畢竟名額有限,一個人上了三四篇,就會有幾人沒法上,這也是為了照顧其他人的感受。楊婉清在門外聽得清清楚楚,這事與那個叫林默的有關,這林默楊婉清自然知道,畢竟自己還留著他的大作,而且上次恩科的詩集她也看了,自然發現了其中林默的詩文,他對這林默自然是十分好奇,楊婉清想看看這次這林默到底又呈上來什么詩文。
于是她走了進去,陳元嘉和一旁的官員一見楊婉
清便立刻上前拜倒,陳元嘉恭敬的道:“禮部尚書陳元嘉拜見長寧公主。”
楊婉清趕緊道:“免禮吧,陳尚書,本宮不是說過見到本宮不必跪拜,你這身子骨,萬一有什么閃失可如何是好。”陳元嘉一聽立刻道:“謝公主好意,但禮不可廢。”
陳元嘉的語氣中透露出一股子執拗的勁,楊婉清知道這陳元嘉就是這般執拗,認死理,總是以圣賢之道來約束自己,誰也改變不了,哪怕是自己的父皇也沒法改變。
楊婉清便轉移話題,問道:“剛剛我聽到陳尚書好像十分氣惱,到底是何事,惹陳尚書不高興了?”
陳元嘉有些搖擺不定,最后還是嘆了口氣道:“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這禮部會同太學編纂一本文集,這文集的編撰過程公主也是知道的,先是各州府的提學都提交到這道里的學政那,然后學政再篩選提交到這禮部。”楊婉清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今年是不是有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