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此來的目的,就是想將一些事情說開。
他不愿看到他們彼此兄弟的情誼,會隨著時間而消散。
經歷過幼年的屈辱、青年的蟄伏、壯年的背叛,現如今,如果說嬴政心中還會去相信誰的話,那么這個人一定是嬴淵,而并非是李斯。
因為是他,陪同嬴政渡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在成長的經歷過程當中,也只有他,始終都在對方身邊。
親兄弟之間,沒什么天大的矛盾,非要鬧個老死不相往來,或者是你死我活的那種程度。
拋去功名利祿,他們還是親兄弟。
“征伐楚國一役,我大秦戰敗,損兵折將不計其數,但是,就寡人眼里看來,這并不能讓我大秦傷筋動骨,你何以說,我們的大秦,一統天下已經漸漸無望了?”
嬴政沒有轉身看向身后的嬴淵,他就像是一個平凡人一樣,只是想與自己的兄弟說兩句掏心窩子的話而已。
“王上,其實這些事情,臣弟本不想參與,不瞞您說,臣弟只想快活一生,至于這天下大事,實非臣弟所愿,當初,也只是想幫助王上盡早一統天下而已”
嬴淵話還未說完,便被嬴政打斷道“回答寡人的問題!”
百般無奈之下,嬴淵只好根據自己的見解,如實說道“王上,您可知道為何魏、燕、楚三國竟敢在我們眼皮子底下搞起所謂的聯盟一事么?”
“這還用說?當然是他們畏懼我大秦的兵鋒所向!為求自保,只能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我大秦!”
嬴政豁然轉身,自信滿滿的說道。
秦國奮六世之余烈,可不是一句空談。
從秦孝公開始,整整六代大秦國君,皆是當世少有的明君!
可能也是因為如此,導致大一統的秦國二世而亡。
嬴淵搖頭苦笑道“最近這些年來,我大秦對外征戰,無不是戰無不勝,久而久之,軍中上至大將,下至走卒,皆有驕縱心理,兵書有云,驕兵必敗,這可并非是一句空談。
對楚一戰,我軍大敗,其中就有此因素。而這一敗,徹底將我秦國傲骨打斷,也讓世人得以看清,我大秦的軍隊并非是不可以戰勝的,也并非是不可以阻撓的。
這對我們來說,將是一個足以致命的因素,試想之下,當天下人以為我大秦是可以戰勝的時候,他們會怎么做?
肯定是團結起來,反抗我大秦暴力一統之路,這也是為什么,臣弟說,我大秦,很難在極短時間內一統天下了。”
他說的話,有一半是實話,另外一半,故意往嚴重了的程度去講。
想讓嬴政去重視這件事情,并非是說,戰敗以后,只是損兵折將這么簡單而已。
三國聯軍,有意向主動出兵討伐秦國,估計也與嬴淵說的那個因素有關。
現在,天下人對秦國不在恐懼,楚國這一仗,打出了各國百姓心中的氣概。
趙、韓二地百姓或者貴族,都在蠢蠢欲動。
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嬴政深呼吸一口氣,神情凝重道“你說的很有道理,都到了這種關鍵性的時刻了,難道你還不愿重新輔佐你的兄長定鼎天下?”
“非是臣弟不愿,只是,這廟堂之上的爾虞我詐,臣弟是真心厭倦了。就像是王兄當年說的那般,臣弟現在已經是功無可封,倘若有朝一日,你我兄弟,當真就兵戎相見”
說到這里,嬴淵感覺自己說的有點多了,開始變得沉默起來。
其實那些話,是他故意所言。
嬴政微微皺起眉頭,道“你我兄弟,永遠都不會有那一天?!?
他不在多言,選擇離去。
嬴淵目視他漸漸遠行的背影,喃喃道“那一天,就怕已經不遠了。”
雖然他們現在談及到的事情很多,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