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是無話不談了。
但是,真正說是交心言論,卻也算不上。
嬴政有自己的野心和抱負,所以他需要很多人的幫助。
而嬴淵恰恰就是這樣的人。
在他眼里看來,只要對方能夠幫助自己,先將事情做成,至于未來的事情如何,且先不論。
而嬴淵就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死撐下去,不急于一時的重返廟堂。
他要是一旦返回廟堂,必須要擁有絕對實力或者權力,只有這樣,才不至于在將來的某一天,讓嬴政卸磨殺驢。
他不想將自己的生死被別人牢牢攥在手里。
這場秋游結束之后,已經是兩個月以后的事情了。
在秦王政十七年末的這一天,冠軍侯府迎來一位罕見的貴客——李斯。
最近這些時日,三國蠢蠢欲動,如果不出所料,很有可能將在春季大興兵事。
嬴政有著自己的高傲,不可能屢次三番親自請求嬴淵重返廟堂,所以他想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李斯。
他也很清楚,他們兄弟之間相疑到這般程度,李斯可謂是居功至偉。
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所以,他才想到讓對方去請嬴淵。
這兩年來,雖然嬴淵未在廟堂混跡,但是整個秦國的政壇之上,卻還流傳著他的傳說。
整個咸陽城里的官吏,人人都很清楚,冠軍侯府里的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去招惹。
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
只因為侯府的那位侯爺,手中不僅握著秦國最大的殺手組織,也掌握著整個大秦的軍政命脈。
倘若他想要在秦國殺誰,除了秦王以外,那么那個人,不可能會活到第二天。
在大半年之前,桓齮還未遭遇慘敗的時候,有一名剛剛來到秦國的外客,因為受到李斯的重視,而擔任了朝中要職。
他本以為今后依仗李斯,可以在秦國橫著走。
誰知某一天,在一家酒館內醉酒生事,得罪的人還是侯府里的侍衛,這個侍衛是奉了嬴淵的命令,前來酒館買酒。
自從嬴淵決意不參與政治之后,整個侯府里上上下下不計其數的人,統統都不約而同的變得低調起來。
他們不愿給自己的主子招惹麻煩。
那名侍衛也是如此。
在不經意將那名外客官吏撞倒在地以后,那個外客,就開始處處刁難侍衛。
后來侍衛忍無可忍,出口訓誡,誰知卻險些被那個外客打了巴掌。
就在侍衛即將動刀的時候,被人攔住。
外客的朋友告訴他,那侍衛乃是侯府中的人,倒不如給人家賠個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是。
然而,這個外客官吏還偏偏不給冠軍侯府面子,揚言說嬴淵已經失寵,今后成不了大事了,哪怕能不能好好活著都是個問題。
對于那個侍衛而言,對自己如何打罵其實都能忍下去,但是敢對侯府、對侯爺出言不遜,那是一定要去教訓的。
于是,侍衛便將外客痛打了一頓。
即使他不出手,酒館許許多多的老秦人,也會將那名外客痛扁一頓。
侍衛教訓完他以后,便將酒搬到馬車之上,返回侯府。
途中,外客官吏找來幾個閑散刺客,將侍衛殺死了。
后來這件事情讓嬴淵知道以后,這名外客官吏九族都被他殺盡。
而李斯將此事匯報給嬴政,只換來他的微微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再后來,嬴政干脆就向那些個外客官吏直接了當說明一件事情,冠軍侯府的威儀,不容任何人來挑戰。
也是從那一刻開始,李斯就向所有的外客官吏叮囑說道“即使要對付冠軍侯,這件事情,也只能老夫來做,你們做不得。
因為不管怎么說,對方都是秦國的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