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一戰開啟,雙方很快便就陷入了僵局。
咸陽城作為秦國的首腦機關,自然是忙得不可開交。
上至秦王嬴政,下至一名普通官吏,都不敢在戰爭期間有所松懈。
反倒是嬴淵悠閑了下來,整日無所事事,前方戰事他也漠不關心。
不過,他閑著,但麾下的打更人卻沒閑著。
作為當世最強大的諜報組織,沒有之一,在戰爭期間,他們所擔負的任務量無疑是龐大的。
其實在很早之前,嬴政就想過,將這個組織收為己用,后來發現,這根本就行不通。
因為打更人只聽從嬴淵的命令,換做其他人來管理,必然會造成人員的大量流失。
如果嬴政親自管理的話,或許有可能會完整的保留下來打更人組織的全部實力,但是他根本就沒有這個精力。
打更人的銳變,是從呂不韋死了以后開始。
那個時候,羅網的大部分殺手,都被打更人接納了,直接導致趙高成為羅網新任首領的時候,這個組織已經是個殘次品了,實力根本就不完整,頭部高手幾乎全部被嬴淵截胡。
嬴淵的悠閑,是從函谷關戰役爆發的半年之后結束的。
韓、趙二地爆發內亂,項燕親自派人圍攻潁川郡。
而函谷關那邊,則由敵二十萬大軍親自把守,短時間內,楊端和、蒙恬等人根本就無法破了敵軍的鋒芒。
等破了那二十萬大軍以后,潁川郡的形勢,估計也就岌岌可危了。
秦國滅了韓國廢了很大的勁,不可能就這么將韓地拱手送人。
于是嬴政那邊也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保住潁川。
就在這種關鍵性時刻,嬴淵再次來到王翦府上,想聽聽恩師的意見。
畢竟,論經驗而言,王翦是遠勝于嬴淵的。
“這件事情,老夫也是昨日才知曉,現如今只有兩個辦法,第一是向函谷關繼續增兵,利用兵力優勢,碾壓項燕放置在函谷關外的二十萬大軍。
第二,選擇一名良將,率領大軍,進攻楚國。以潁川那個地方,來換取楚國廣袤的土地,倒也不算太虧,只是這樣一來,我們東出一統天下的整體布局,就要做出調整。”
王翦很快便分析出來利弊。
這兩個辦法,也是目前為止,最為有效的法子了,除此之外,他們二人,別無良策。
“就怕內史騰那邊堅持不住,據說這次由韓國舊貴引起的暴亂規模不小,參與此動亂的百姓,已達十萬之眾,雖然青壯年極少,可這也代表了韓國當地百姓對我們秦國統治的排斥。
萬一內史騰的那五萬人馬無法壓制住暴亂,只怕我們還沒有實施這兩個計劃的時候,潁川郡就已經丟了。至于巨鹿與邯鄲二郡,短時間內倒是不用擔憂,我想這個項燕是不可能去攻占趙地。
畢竟,邯鄲距離楚國太遙遠,不利于管理和統治,更何況,還有魏、燕兩國在旁虎視眈眈。”
嬴淵也算是徹底明白,為何那個項燕會突然率軍攻打函谷關了。
原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戰爭的背后,往往是與政治有關。
韓地暴亂一事,嬴淵認為,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決韓地危機,而是為什么,被秦國統治三年之久的韓地百姓,依舊還不喜歡秦國。
這其中,肯定有政治與思想工作沒做好的原因。
留下這種弊端,實在是不利于家國統一。
“出現這種事情,也不能全說是壞處,最起碼會讓王上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潁川郡的百姓,從來就沒當自己是秦國百姓來看,甚至就連我們,還把他們當做是韓地遺民,這種思想要不得,本質上不利我大秦東出的計劃。”
王翦緩緩開口。
任何一個黨派政權,當定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