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凌月回到宮里時,天空已經露出了魚肚白,一夜未眠,躺在床上的她卻是絲毫沒有睡意,原來,凌相如與南城和的糾葛早在多年以前就已埋下了伏筆,而柳州的金礦便是一切的轉折點。
南城和是明仁帝的胞弟,曾隨他起兵,為他開疆拓土,而凌相如則是他三顧“茅廬”請回來的智囊,沈云叟則是兼具中間的一個角色,四人相互扶持,終成君臣和樂的佳話,不料天下太平后,這四人在如何處置四部洲的事上出現了分歧,尤其南城和與凌相如意見相左,一個主張武力鎮壓,一個主張招安,最后吵了很久,明仁帝還是采納了后者。
南城和氣不過,為了安撫他,仁帝派他代表自己去巡查各州縣,也就是在那段時間,柳州出了金礦,而身為巡查史的南城和與當地官吏一起隱瞞了此事,甚至還動用手段逼瘋了發現金礦的果農,而這事不知怎得傳到了東跑西顛為招安奔走的凌相如耳朵里,他先是找了南城和談話,但是無疾而終,后來凌相如便像托付楓月山莊一樣,將此事托付給了水冰寒,讓他暗中查訪,他是江湖中人,到哪里都不會太過惹人注意,果然細查之下,真的找到了南城和貪贓枉法私吞金礦的蛛絲馬跡,可還來不及細查,水冰寒便死在了去柳州的路上,被一江洋大盜而殺。
當時招安一事已近尾聲,凌相如分身乏術,卻也沒少旁敲側擊地勸過,只可惜南城和并不領情還全盤否認,最后在他出事前的一個月,凌相如秘密地寫下了這封信,將金礦之事如數告知,意在提醒明仁帝當心南城和有謀反的意圖,但是直到凌家被滅門抄家,這封信他都沒有送出去,他還在念及舊情的時候,有人已經先他一步,送他入了地獄……
水凌月還在輾轉反側,安嬤嬤卻已經帶著梳洗的婆子走了進來,見她還在床上翻滾假寐,喚道“公主,你怎么還在睡呀,今天可是端陽節,快起來了”,原來時間已經這么快了,轉眼已經到了端陽。
因著水災剛過,百姓遭逢大難,這一次端陽宮宴沒有大操大辦,捎帶著給默哆王子送行,自從他在接風宴上將朝廷的人從上到下得罪個遍,明仁帝打著國事繁忙的幌子再也沒召他入宮,只說和親公主一事,待走時自有分曉,本來就是自家王子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即便怠慢,吉利等人也不好說什么。
住在官驛,倒給了默哆方便,整日里尋花問柳,不過近日來,他卻發現自己的身體越發的不適,每每拈花惹草總是力不從心,還越發倦怠,找來隨行醫官瞧了好幾次,都沒什么問題,壓下心中的疑慮,他再次收拾停當,準備入宮,今日是他在這朝廷的最后一天,有個高人寫信與他,說在今日會助他一臂之力,所謂色壯慫人膽,他還想要最后搏一搏,當然這事不敢告訴其他人,以免吉利從中作梗。
端陽宮宴由金貴妃來辦,自從南錫回京獲封齊王,她母憑子貴,再一次揚眉吐氣,雖然六宮之權還分屬三人,但其他兩人也不是傻子,眼下她兒子風頭正盛,自然不會上趕著跟她搶,所以大權還是在她手里。“公主,人家都在外邊一起賞花,系彩繩祈福,你可倒好,怎地先跑到這來休息了”,眼下御花園的花開得正好,金貴妃便提議在此處就著美景設宴,水凌月昨夜一晚沒睡,一大早又被拎起來梳妝打扮,眼下困得不行,便帶著安嬤嬤和小蝶來到備好的偏殿休息。
“嬤嬤,春困秋乏夏打盹,乃是……”水凌月睡意朦朧的眼睛頓時明亮許多,因為她聽到有人來了,腳步有些慌亂,不像路過之人,“噓”,安嬤嬤兩人立刻會意,跟著她一起躲了起來,果然,門外之人敲了敲門,無人應答,很快便探頭進來,正是南錦畫“有人么?有人在么?”四下張望了一會兒,她小心翼翼地關上門,往桌上的香爐里加了些東西,然后又鬼鬼祟祟地離開了。
“八公主真是活夠了”,安嬤嬤捂住口鼻來到桌前,打開了香爐,看了一眼,眼中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