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討好。”
說著用下顎指了一下馬車的方向,“下官先走一步。”
莫要讓,顧夭夭等急了。
韓相就那么眼睜睜的看著葉卓華從自己的身邊離去,看著他的背影,忍不住斥了一句,“堂堂七尺男兒,活的這般窩囊!”
連上個折子,都得想想內宅婦人的感想?
罵完之后,韓相卻又琢磨出不對來了。
要知道,葉卓華的膽子大的都可以斬殺親王,而且還有打敗葛將軍的能力,這樣的人,會怕一個內宅婦人?
分明,就是推托之詞。
韓相上書皇帝納妃之事,已經有些日子了,可皇帝遲遲的不點頭,韓相這才有些坐不住。
天子太多情,其實并不是什么好事。
便才更加迫切的,想要辦成這事。
經歷了靖王和廢太子的事,圣上的圣明便是他們的救命稻草一般,只想著牢牢的抓住,就是有那么一分毫的不對,他們不能忍,要立馬糾正。
韓相轉身仔細的琢磨這事,只覺得皇帝遲遲不點頭,那是因為朝中人心不齊,總有類似于葉卓華這樣的人,端的是無所謂的態(tài)度。
如果百官一起使勁,絕不怕天子不妥協(xié)。
既如此,那便先從葉卓華開始。
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竟然有了這種男子不納妾的不正之風形成,比如顧父,比如葉卓華,再比如馮家。
韓相看來,皇帝到現(xiàn)在不納后宮,就是因為有這些人影響的,如果大家都納妾,那皇帝自然也不會起旁的心思了。
顧父到底這么大年歲了,自然沒有動手的必要了。
而馮澤,都知道那是因為靖王糾纏顧明慧,為了表示他想要迎娶顧明慧的決心,這發(fā)下了重誓今生不納妾。
這么一比較,葉卓華自然是韓相的目標。
臨安公主的事,都這么長時間了,其實宮里頭隱隱的已經有風言風語傳了出來。
韓相想著,既然公主有這個心思,那讓葉卓華尚了臨安公主,也是一段佳話。
再說了,本朝也沒有尚公主便影響仕途的律法,于葉卓華自然沒有損失。
思量片刻,韓相自是決定了,他要給臨安公主做媒。
只是到家后,又覺得不妥,他親自出面好像并不好,最后選定了禮部尚書,來跟皇帝提,請皇帝為臨安公主賜婚。
就入葉家,為平妻。
另一邊,葉卓華低頭進了馬車,顧夭夭看著他臉色不好看,不由的問了句,“可又是因為圣上的事?”
葉卓華點了點頭。
這件事,說到底難辦就難辦在,你不可抗拒,且還又不想妥協(xié)。
皇帝心里別扭,他們也跟著難受。
想到這,葉卓華將顧夭夭攬在懷里,只是感嘆句,“沒有江山可繼承,倒是好事。”
免得,陷入這般兩難的境地。
顧夭夭微微嘆息,“皇后娘娘那邊,已經選好了入宮的秀女,就等著時機成熟便可以下懿旨了。”
雖說馮知微還是會給皇帝甩臉色,可是該做的事,一件也沒有落下。
那叫,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身為皇后,自然是會有一些個,無可奈何的事。
“再有三個月,你那外甥便要出來了,可想好給那小伙子準備什么東西了沒?”葉卓華不想再說那些,讓人低落的事來。
便將話題,引在了顧明慧的身上。
“這是自然。”顧夭夭總是露出了個笑容。
顧夭夭的女工好,給孩子做了四季的衣衫,金鐲子金項圈也都打好了,就等著孩子出來了。
也給她們添添喜。
等著夜里回到家里,沐浴后葉卓華剛湊到顧夭夭的跟前,便聽著周生的聲音傳來。
葉卓華無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