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有些生氣,飯菜都不香了,“你們兩個想一出是一出,買個皮卡得幾萬塊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張淼嬉皮笑臉,趕緊說道,“老話說得好啊,磨刀不誤砍柴工!母后大人,買了皮卡,我們以后出海也方便。”
趙玲立刻瞪眼,這件事情就是這不省心的兒子在慫恿,“出海?我們一個月要出幾次海?”
張淼就有話想要說了,將自己不成熟的建議提出,“說到這個事情,我就想要說說話了。我這兩天總覺得我有些浪費天賦,我真的是吃著碗飯的。”
趙玲拆臺,指著飯菜,“你吃的是不少。”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jié),被父母調侃多了也就有了免疫力,張淼不在意這些細節(jié)。
張淼看著父母,正色說道,“我這幾天趕海,也算是有了些經(jīng)驗。我也將我們趕海的地點做了整理,時間、收獲,也都記錄在這里面。”
說著這些,張淼趕緊跑回房間抱出電腦,“過段時間買臺臺式電腦,這筆記本要淘汰了。”
張淼的父母感覺到無語,養(yǎng)個兒子果然不輕松,要花錢的地方很多。
簡單的將碗筷收拾一下,張淼點開文件,“看啊,我們這段時間的收獲、地點,我都做了一些標記。在這個表、圖里面,你們看看有什么?”
張淼的父母看著屏幕,本來也就是配合一下兒子在胡鬧,隨即也好像看出了一點門道。
張立業(yè)立刻分析著,也有些不確定,“這幾個地方,都是漲大潮的時候有魚?”
“這邊螃蟹多,都是晚上退潮。”趙玲也立刻說道,“我以前趕海的時候也有這感覺,我聽說一些地方螃蟹多,有人喜歡往那邊跑。”
張淼點頭,認真說道,“是這個道理,老頭下網(wǎng)有固定的地點,老媽趕海也有自己的風水寶地。我這段時間也是在記錄,你們看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產(chǎn)出比較單一。”
“打漁、下網(wǎng)的事情我不懂,但是我覺得假如、假如適合下網(wǎng),我們在沒有退潮的時候下網(wǎng)。讓我老爸換個地方下網(wǎng),這也不錯吧。”
張立業(yè)有些心動,開口說道,“我明天試著在這邊先下幾網(wǎng),那些魚蝦給沖到了岸上,說不定也能被我網(wǎng)住。”
“是啊,透過表面看本質。”張淼開口說道,“雖然魚情一直在變,但是這些魚蝦正常來說也有它們習慣的生活環(huán)境。我們對癥下藥,提前下網(wǎng)。”
說到這些,張淼看著母親,“母后大人,我們要是下網(wǎng)。你看這些地方都是要開船過去,兜了一個圈呢。”
趙玲才不上當,開口說道,“說得好像沒有車,以前就沒辦法出海一樣!”
“那這樣吧,要是證明我的判斷是對的,我們要是收入多了,買車可以考慮吧?”退一步吧,張淼采取以退為進的想法,“媽,反正兒子也沒打算出去打工,在家里發(fā)展還是需要輛車,也是為了以后更多的收獲。”
趙玲一錘定音,作出決定,“你以后出不出去還要再看,這段時間賺了點錢,以后誰能說得準呢。再看,真的賺了錢再說。”
張立業(yè)和張淼對視一眼,父子兩個看起來也是達成了共識,買車這件事情暫時沒達成,不過有了希望。
不過這也算是一個好消息,起碼沒強烈的反對,還給了一線希望,這就足夠了。
張淼果斷溜回房間,干家務這樣的事情他不反對。只不過能夠逃掉的話,張淼覺得逃掉也是一個不錯的事情,偷懶誰不喜歡啊。
趙玲一邊洗著碗一邊說道,“我兒子好像是真的要打漁了,這個事情他挺認真。”
張立業(yè)也認可這樣的說法,露出一些笑容,“我們以前也算是有些經(jīng)驗,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就是沒像兒子那樣,還弄個表、做個圖,他估計是真的想要在家里了。”
“再看看吧。”趙玲嘆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