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幽州為劉虞報仇的烏桓鮮卑,有鮮卑分裂出來的諸多首領,比如步度根,素利,彌加、闕機等諸多首領,還有不遠不近的軻比能等幽州實力。
可以說這亂七八糟的聚在一起,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因為袁紹夠強加上有利可圖。
但是在劉備和袁本初聯手之后,先后驅逐了上郡,雁門,漁陽,上谷等地的鮮卑,袁本初把道路打通了,但是他們上百年折騰出來的這點東西可就沒有了。
袁本初并不是不知道北疆的諸多異族實力已經算是強勁了,但是相比較于他們,他更需要奪回自己的地盤。
而這內亂的種子就在這里埋下來了。
當壺關渤海等地完全打不開局面的時候,曹孟德硬抗住了袁本初的第一輪反攻之后,那些異族終于壓制不住了。
袁紹的騎兵太過于依賴異族了,烏桓精騎和鮮卑騎兵是他麾下騎兵的主流,當劉玄德撤回北地之后,袁本初麾下的這群家伙就開始折騰了。
逃亡者有之聯合曹孟德者有之,反戈一擊者也有之。
最重要的是還有不少人沒有任何的動作,但是袁本初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可以繼續用了。
一旦失去了這些異族騎兵,雖然他麾下的兵馬仍然還十分的雄壯,但是機動力變得奇差無比。
尤其是他不斷的劫掠異族填充進幽并兩州,雖然讓幽并兩州開始慢慢恢復生機,但是換來的也是在異族出現問題之后,他的內部開始隱隱不穩。
這還是靠著他足夠的實力強行鎮壓下來。
可這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就在不久之前,因為稅賦問題,混亂終于爆發,一直稱得上是行仁政的袁紹也終于殺戮了一番之后,震懾住了不少人。
可是有一支上千人的異族趁著這次混亂逃回了塞外,他們終歸還是接受不了每日耕種還要給別人繳納稅賦的這種事情。
哪怕袁本初之讓他們繳納糧食,還給他們打開了交易的道路。
這些人的逃竄對于現在的袁本初來說并不算多么的重要,但是對袁本初的威望打擊還是很大的。
所以袁本初給了塞外的異族選擇,七天之內將他們的腦袋送過來,但是直到現在非但他們的腦袋沒有送過來,甚至于一丁點的動靜都沒有。
這件事情說不過去!
袁本初怒了,他直言。
“長城之內非爾之土,長城之外,也無爾等立足之地!”
絕境之中的袁本初是恐怖的,絕境之中憤怒的袁本初更加的恐怖,他留下張郃審配二人鎮守壺關以防曹孟德。
同時留下高覽淳于瓊等人鎮守諸多要地,留田豐袁尚坐鎮并州,聯合幽州的袁熙開始了對塞外的第二次征伐。
這一次他不是要收復長城之內,這一次他是要徹底的將塞外的異族打痛!
這次出征,袁本初兵分三路。
第一路以沮授為帥,麾下大將顏良,輔以偏將十余人,率五萬兵馬兵出上郡,攻打云中五原等地的塞外異族。
第二路以袁本初自己為帥,麾下大將文丑,輔以偏將數十,率十萬大軍兵出雁門,攻打無善中云等地。
第三路以袁熙為帥,聯合閻柔鮮于輔等幽州精銳,兵出代郡,攻打塞外。
這一次袁本初甚至都不打算區分匈奴,鮮卑或者烏桓,但凡敢對其稱兵者,皆殺!
但不臣服者,皆殺!
袁本初這么大的動靜,自然而然的傳入了天下人的耳中,自然而然的引起來了不少的動蕩。
但是大家都努力的保持著理智,誰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為了勝利去折騰袁本初的后方,不管袁本初是因為什么。
他現在都代表著大漢。
最起碼劉玄德與曹孟德兩個人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