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節(jié)課是說給想要在考試中寫記敘文的同學聽的,首先,在寫作的時候,要格外注意‘意象’的使用,這和我們在詩歌賞析中講的內容是一致的,例如‘飛鳥’‘垂柳’‘落花’‘夕陽’還有……大家可以做些筆記。”
“不過,我也講過很多遍了,在考試的評價體系里,記敘文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文體,所以為了大家考慮,我還是建議寫議論文。我從高二開始幾乎每周作文課都會說這個被幾乎所有老師公認的道理,希望大家能夠聽進去。”
講臺上,陳歌正在講作文。
說實話,每周四下午的這將近兩個小時的時光,幾乎是顧淵現(xiàn)在在學校里唯一的期盼了。
當然這么描述絕不是因為他有多么喜歡寫考試作文,只是唏噓一下,其他那些內容千篇一律,不斷重復的課程,有多無聊。
“雖然我知道有些同學聽不進去,但我還是要說。高考是一個有著固定評分體系的考試,最終拼的是每個人的分數(shù),執(zhí)著于一種不會給自己帶來好處的東西,其實沒有什么必要。老師都是為了你們考慮,畢竟,最后的成績是你們自己的,不會給我?guī)硎裁春锰帲膊粫o我?guī)硎裁磯奶帯N抑幌M搅水厴I(yè)的那天,你們回首自己過去的努力,不要后悔,不要覺得自己浪費了三年的時光。”
“好,接下來我們正式開始講記敘文的寫作,老規(guī)矩,先來復習一下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但光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六要素就像是六顆珍珠,需要一根線把它們都串聯(lián)起來,才能發(fā)揮出真正的價值,舉個簡單的例子,余秋雨的《垂釣》……”
相對的,陳歌的課也比其他老師的要有趣一點。至少不會只關注試卷上的內容,而是會拓展開來,講一些新鮮的東西。
“在記敘的過程中,描寫是很重要的,所謂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和事件加以具體形象的描繪,給人以鮮明、生動的印象,避免了單純記敘的平淡和枯燥,但是描寫不是萬能的,一味地堆砌辭藻,或者是沒有把握好敘事和描寫之間的比重分配,都會使得文章看起來不知所云……”
顧淵想起來自己上一篇作文后面陳歌留下的評語。
“寫得還行,但是,描寫的內容太多了,真正的敘事部分很少,我看不出你描繪的感情,也讀不懂你想表達的意思,就像是一份單純用來交差的作業(yè)一樣。”
看起來像是“作業(yè)”,好像也沒有什么問題。本來課后留下的任務,不就是作業(yè)嗎……而所謂學生的工作,不就是完成作業(yè)嗎?
不過說實話,最近寫的作文,每一篇他自己都看不下去。
天空灰蒙蒙的一片,一團又一團的云像是從舊衣服里掏出來的臟了的棉絮,從南邊一直堆到北邊,從西邊一直鋪到東邊,要下雪的征兆。
就像這樣的描寫,也不知道有什么具體的意義,但要把它丟掉,卻又有點舍不得。
總覺得,能夠在記憶里占據(jù)一席之地的場景,應該就有它存在的意義,只是還沒有被發(fā)現(xiàn)而已。
“一個非常常用的意象,就是‘夕陽’,不管是文學還是影視,很多我們所熟知的作品都與夕陽有關,例如著名的電影《愛在日落黃昏時》……夕陽的寓意和象征是結束,新的開始即將到來。夕陽也預示著新的展開、在散發(fā)所有的光芒后、黯淡、等待下一次的出現(xiàn),在作文里,我們也可以運用在以下場景里……”
“這里說句題外話,有一種迷信的說法,人在黃昏時分可以看見本不可視之物,這和古人所說的在眼皮上涂柳葉磨成的汁能見鬼一樣,是有可能會出現(xiàn)在古代文學作品里的,大家注意一下。”
黃昏……柳葉汁……
聽著陳歌的話,顧淵忽然想起了昨天晚上發(fā)生的事。
在那個地下酒吧碰到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