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徽山高達千丈有余,山勢恢弘,俊逸崢嶸,抬頭間,只見云霧不見峰,峰頂隱匿在云霧之中,好似是云霧托舉了山峰,又如同山峰長在云霧之中。
符箓派所在位置,正在主峰“引仙臺”,一路向上,初時還可見有信士來往,過了三百丈的前殿后,便少有人蹤。
山高千丈,山路難行,只有隱約可見人工開鑿痕跡,但也頗為陡峭,尋常人若是想上山,怕是千難萬險,丟了性命也未必能爬的上去。
卜測以風遁之術托舉自身,負手而行,端的是瀟灑自然,遠遠看去好似是在山上行,近處來瞧卻又發現腳底未曾落在山石上,這般似飛不飛,似行未行,倒是叫玄青子二人頗為驚奇。
飛也容易,走也容易,但又飛又走,卻從未聽聞,單看這一手,就不是尋常修士可比。
玄玄子師兄弟三人,行此山路倒是習慣,不需借助法力,可憑借身體技巧如履平地,讓卜測也是頗為開眼。
行上約八百丈,這才穿過云霧可見山上宮殿樓宇,鱗次櫛比,井然有序。
最頂上那威嚴宮殿,在陽光之下,閃爍著耀眼金光。
瓊樓金頂,不顯奢華,卻見威儀。
山頂云霧來往,樓宇好似罩著輕紗透衣,若隱若現,神秘而又神圣,給人感覺不似凡間似仙宮。
行至跟前,左右兩根磨盤那般粗,兩丈高的白色立柱,以做門樓之用。
左邊立柱上刻書“天地無私,為善自然獲福。”
筆鋒婉轉柔和,單看字便可感覺到柔和慈愛之意。
再看右邊立柱“仙人有教,作惡理當受罰。”
這刻書一氣呵成,筆鋒凌厲,好似劍氣縱橫,一看這棱角分明的字體,仿佛就有一股凌厲劍氣拂面而來,震懾宵小之輩。
卜測負手而立看著這副對聯沉思,上聯點明天地仁慈之意,下聯表述仙人教化之責。
寫出此對聯者,既有非凡之能,可看天地大勢,又有俠義之心,肯擔教化之責,無愧俠客仙人矣!
玄玄子看到卜測駐足看著立柱對聯沉思,也不催促,與他并肩而立,待到卜測發出感嘆之聲,這才出言道“此乃,我派開山祖師所書?!?
卜測點了點頭,言道“令派祖師劍法卓絕,此柱之上仍有劍氣留存,可見劍術已臻化境?!?
卜測不會劍法,但不代表他看不懂,更何況此立柱之上,的確仍有仙韻劍氣留存,多年不散,亦為劍法高妙之佐證。
玄玄子臉上露出崇敬之意,接著說道“誠如卜兄所言,祖師清元真人一身劍法無雙。以劍入道,而后又偶得傳承,再悟符箓之術,更是開創先河將劍氣容納與小小紙張之中?!?
他言辭之中,露出向往之意,向往千百年前祖師獨領風騷的時代。
卜測抬眼看見玄玄子師弟三人,眼中雖有崇敬但亦不乏惋惜之意。
他們不說,卜測也不好問。
不過,并不難猜出,應當是劍法傳承出現了問題。
卜測見過玄玄子的劍法,劍術精妙,劍招凌厲,可惜……沒有氣,與他的符箓術相比,缺乏了靈韻。
且,對付強敵之時,尚需以符箓加持劍法,可見空有劍招,而缺其劍法。
玄青子虛引卜測,繼續前往。
剛走幾步,卜測目光注意到在山石陰影之中,盤膝坐著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
那少年面容普通,甚至稍顯呆滯,他環抱一把竹木削成的木劍,目光稍顯發散,但眉頭緊皺,頗為認真的仰頭看著立柱。
注意到卜測目光,玄玄子介紹道“這孩子先天有缺,行為呆滯而又孤僻,不愛與人言語。乃是貧道多年前的一個寒冬,在山下所撿,那時這孩子已經兩歲有余,被丟入山中,險些被山中猛虎所食,幸虧貧道偶然路過,這才從猛虎口中救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