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蘇記布莊的火爆,很快就有了跟風的人。
慢慢的,不少店鋪里都出售著和蘇記一樣的成衣。但是這些衣裳雖然樣式相同,但顏色完全不一樣,相比之下,高下立現。
蘇阮早就料到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也不急。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在慶陽的時候,也有很多贗品。
她最不怕被人模仿了,因為她家的材料獨一無二。就算兩個人撞衫,也是蘇記的衣服最好看。
她對消費者的定位也不是普通人家,所以老百姓圖便宜會去買那種仿品,但有錢人肯定不會去買。
畢竟誰都要面子,穿出去給人以看,并不是蘇記的,而且還不好看,肯能會被別人笑掉大牙。
這樣一來,蘇記的生意非但沒差,反而更好了。
蘇阮也知道,肯定會有人想要偷她的染料配方,會有人收買她家的工人,但那些也是徒勞。
她家的染料不允許工人帶出去,至于配方,別人也沒有。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蘇阮還是給手底下的所有工人開了個會,明確告訴他們,這種布料,只有自己家能夠生產,如果以后被她發現外面有一模一樣的,那肯定就是自己家里人監守自盜。
她也是怕那些制作衣裳的工人和繡娘們偷偷賣自己的布料,警醒他們一下。
與此同時,聞香齋的洗面泥也開始售賣。
不得不說,這東西挺新奇的,現在人們大多數都是用胭脂水粉來覆蓋臉部,從沒用過這種抹上一層泥隨后又洗掉的東西。
一旦太過于新穎,購買的人也不會太多,大家都等著看結果呢,誰也不愿意冒險。
不過蘇阮也沒著急,先讓店里的孟柔還有另外招聘的兩個人使用一下,做出效果再給別人看。
現在聞香齋的掌柜成了孟柔,蘇阮轉到后面不怎么出面了。
另外又雇傭了兩個伙計,一個是十七歲的小姑娘若水,另一個是個十六歲的小男孩,叫李飛,因為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李三。
孟柔帶頭,加上蘇阮,四個人每天都用面泥敷臉,大概用了天,就初見成效了。
蘇阮和孟柔的皮膚本來就好,孟柔也是大小姐的身份,從小嬌生慣養,營養不錯,白白凈凈的。
蘇阮也差不多,她屬于天生的白,臉上也沒有痘痘什么的,所以她們倆用著效果并不是很明顯。
若水這小姑娘五官不錯,皮膚有點發黃,倒是沒有別的問題,只是在鼻梁上有一些雀斑,不是特別明顯。
用了這個面泥以后,若水的膚色稍微白了一點點,主要是看著很精神,水嫩嫩的。到底是時間短,太大的效果看不出來。
蘇阮用店里的遮瑕膏給若水把雀斑遮住,再抹一些增白的粉,看起來也是一個嬌嬌弱弱的小美女。
至于那個李三,長得瘦瘦高高的,也是濃眉大眼小帥哥一枚,可惜的是正值青春期,臉上有不少痘痘,還有痘印。
用了幾天面泥后,痘痘明顯消退了,臉色也好了,以前造成的痘印是不能徹底消除的,但是遮瑕一下,就完全看不出來了。
聞香齋的遮瑕膏賣的不錯,它的特點就是輕薄透氣,只用涂那么一點點,就能夠遮住臉上的瑕疵。
這里的妝粉和敷粉不像其他店里的粉那么厚重,只要涂抹少于,就能有美白的功效了,因此生意越來越好。
等到蘇阮正式推廣面泥的時候,老顧客率先開始購買,用過幾次覺得效果真不錯,從而一傳十,十傳百,新顧客也多了起來。
“喂,我可聽說,最近京城里又紅火了一家店鋪,她們那邊賣的胭脂水粉都特別好用,而且聽說還有一種什么面泥的東西,據說用了以后臉上光溜溜的,滑溜溜的,可好了!”
尚書府的繡樓里,呂家大小姐呂如蘭正在跟自己的閨中密友推薦著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