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徐小倩去米國了,美思那邊積攢了很多事需要她處理。
曉兒在準備新專輯,除了選歌的時候纏了齊磊好幾天,讓她石頭哥給寫個五六七八首的新歌之后,就再沒了人影。
而李憨憨,今天要錄節目也沒空。
而齊磊正好也沒課,雛鷹班的空教室里只剩他孤家寡人一個,窗前也沒了冰紅茶。
倒讓齊磊突然有點無所是從。
好在,無聊的時間只持續到中午,教西方新聞史的老師來找到齊磊,下午有事兒,和他這個輔導員說一聲,讓雛鷹八班上自習。
后來又覺得不好意思,干脆道,“要不換一節課也行,下午你上傳播學,明天你的課時我來補一節西方新聞史。”
要是換了別的系自習也就自習了,這是常有的事兒,可雛鷹班畢竟是掛了號的。
齊磊正愁沒處打發時間呢,欣然應下,“怎么著都行。”
下午去了雛鷹八期,齊磊也沒按教學計劃上課,“今天不講傳播課,也不上自習,隨便聊聊天吧!”
只見齊磊搬了把椅子,坐在了大伙兒中間。
而對于小齊老師的風格,大家也已經熟了,他說聊聊天,那就真的是聊聊天,什么都可以聊。
前幾天還有一個女生找小齊老師開解感情問題呢!
總之,這就是一個大號保姆。
氣氛很融洽,齊磊閑得慌也愿意和大伙吹吹牛皮,偶爾還會講講他在國外忽悠洋鬼子的故事。
可是,不知不覺,大家又聊起了一個相對很沉重的話題,就是第一課,齊磊講的知識溝的問題。
直到現在,有的同學依舊不理解,很困惑。
比如,2的N次方,選擇對的,包容錯的,可實際情況哪有說的那么簡單?
有的同學問道:“怎么才能保持包容心態?或者說,給自己一個接受錯誤答案的理由呢?”
“生活中很多案例,貌似就不適用這種容忍錯誤答案的情況出現。”
“比如,價值觀的沖突。很多人看過或者聽過《三體》,對其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深信不疑,甚至以此來當做處事準則。”
“事實上,與之類似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當做人生信、條行動準則的人,大也有人在。再比如,隨處可見的利己主義,有的人真的能自私到發指。”
“那么與之相對應的,必然有人極度反對與厭惡。”
“套用知識溝中提到的允許錯誤選項,就應該包容認可利己嗎?那價值觀不就崩了嗎?”
“再比如,一個信上帝的去包容一個異教徒,那還有信仰嗎?”
女生想了想,正好桌上有一本她正在看的二次世界大戰方面的書籍。
接話道,“對呀,讓中國人包容一個侵華戰犯?這樣的錯誤答案反正我是說什么也不能認同的。”
只見齊磊點了點頭,笑道,“這世間,本來就沒有哪個道理是可以解釋所有問題的。不然的話,哲學也就沒那么難學了,傳播學也就不是一個深奧的學問了。”
“但是,其實也不用困惑,可以試著尋找本質,也就是底層邏輯。”
突然站起來,去講臺后面拿出兩本書。
對著那個女生笑道,“說起你提的這個問題,最近我還真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拿起其中一本書,在眾人面前晃了晃,是華樂師范特聘教授劉擎寫的《做一個清醒的現代人》。
“劉教授在書中引用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愛國到底是不是一種美德?”
眾人一聽,面面相覷,第一反應是:這還用討論嗎?當然是!
齊磊則道,“確實,對很多人來說,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于不愛國,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