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局必起!”
聽到這話,嬴政再次陷入沉默,而趙昆并沒有打擾他。
反觀王賁,正一臉復雜的望向自己。
趙昆只是對他笑了笑,便閉目養神。
其實這些觀點,也是歷史的總結。
從古代制度推演來分析,權力分享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漢朝,就有察舉制度。
這個制度的目的,就是分裂各地豪強,讓他們有了進入中央,分享權力的機會。
再比如隋朝,科舉制度。
直接將權力分享推到了頂峰。
說白了,就是讓那些有能力的人一展所長,別整天東想西想的造反。
其實在跟嬴政講之前,趙昆腦中就有想過,若是秦朝有科舉制度,那些楚國余孽會不會造反?
答案是不會。
因為通過科舉來獲得權力,比造反的成本更低,代價更小。
當然,趙昆是不可能告訴嬴政科舉制度的,因為那些六國余孽如不反,自己哪來的機會?
之所以告訴嬴政這些,是想打開他的思路,看清大秦的本質,堅定他造反的絕心。
沉默半響,嬴政回過神來,抬頭望向趙昆:“我兒造反的底氣,莫非是篤定了始皇帝駕崩之后,天下將亂?”
“不錯!”
趙昆睜開眼,非常欣慰的點了點頭。
嬴政心里狂吐槽這小子欠揍,嘴上卻追問道:“既然我兒發現了弊端,可有解決之法?”
有肯定是有滴!
但我不告訴你啊!
趙昆心中這樣想著,嘴上卻無奈的答道:“沒有。”
朕不信!
你小子詭計多端,朕若信了你,這皇帝你來坐!
嬴政心中冷哼,臉上卻忽然悲憤起來:“我兒在義父面前,居然還藏拙?”
說著,又唉聲嘆氣道:“哎,昆兒已經不拿義父當親人了啊!”
“義父何出此言?”
趙昆一臉錯愕,王賁一臉無語。
卻聽嬴政又嘆道:“昆兒口口聲聲說為義父造反,可總不將話講清楚,義父心里實在沒底……”
聽到這話,趙昆直撓頭皮,心說義父咋這么矯情呢?
既然想當皇帝,干就完了,想那么多搞毛啊?
再說,有自己謀劃,你心里咋沒底?信不過自己?
說真的,趙昆有些郁悶。
但義父能有什么壞心思呢?
想了想,趙昆便沉吟道:“其實不是我不想告訴義父解決之法,而是不能告訴。”
嬴政一愣:“為何?”
趙昆反問:“義父難道忘了商君是怎么死的嗎?”
嬴政:“………”
王賁:“………”
趙昆目光掃過嬴政、王賁,淡淡的道:“若義父想為孩兒收尸,孩兒立刻告訴你解決之法。”
嬴政:“.........”
王賁:“.........”
趙昆:“義父得到解決之法,該如何?獻給始皇帝嗎?那始皇帝問你從何得來,你又如何說?”
面對趙昆的靈魂三問,嬴政心頭一震。
卻聽趙昆又道:“再退一步講,始皇帝告知眾臣是他的想法,那后續呢?誰來推行?靠那些六國遺族的官吏嗎?”
“這……”
嬴政啞然。
現如今,大秦連《秦律》不做到普及。
更何況是新法。
無論是察舉制度,還是科舉制度,都會觸動老貴族的利益。
而這些老貴族在秦國根深蒂固,他們的勢力遍布郡縣鄉亭,若推動新法,他們肯定會搗亂。
這不僅不利于新法推廣,還會帶來危險。
更何況,大秦的百姓,不是后世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