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希望,他們就會不遺余力的開荒種地,繁衍后代!”
“所以他們才會太平,才會被安心治理。”
話到這里,趙昆心中震驚得無以復加,他呆呆的看著嬴政,對嬴政的智慧充滿敬意。
他突然想起后世的一句話來,發(fā)展具有特色的國家。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照本宣科的去借鑒別人國家的體制,只會讓自己的國家崩塌。
趙昆癡呆的看著嬴政,良久,才堅定的說道:“義父,你身具帝王之姿,早晚會成為下一個始皇帝!”
嬴政:“.........”
這臭小子怎么還是賊心不死?
莫非要讓他知難而退才行?
想了想,嬴政試探著問道:“昆兒,始皇帝都為錢糧發(fā)愁,你以后要養(yǎng)軍隊,要發(fā)展,總不能也去打商人的主意吧?”
“放心吧義父,我早就準備好了這個!”
趙昆嘿嘿一笑,然后從懷中拿出一本小冊子遞給嬴政。
“咱們現(xiàn)在不缺錢糧,就缺人,但人多了,錢糧也缺,所以關鍵還得靠這個!”
“有了這個,用不了多久,咱們就能自給自足了.......”
嬴政皺了皺眉,帶著疑惑的目光接過小冊子,隨后翻開查看。
映入眼簾的便是三個大字:“屯田法!”
趙昆微微一笑,心說有了這‘屯田法’,何愁天下不得?何愁義父不能做下一個始皇帝?
這‘屯田法’出自三國時期的曹操。
當時曹操麾下也是人少糧少,但用了此法后,便大大緩解了糧食危機,眾多諸侯也紛紛效仿。
似乎是怕嬴政看不懂,趙昆又耐心解釋道:”義父,這屯田法可是個好東西,上面羅列了具體實施辦法,你可以仔細看看;
屯田法分兩種,一種是軍屯田,另一種是民屯田,而軍屯田又分為邊軍和內陸軍屯田法!”
“若用了此法,一國之軍有七成的糧草都能就地解決,不說別的吧,義父知道為什么大秦這么窮嗎?”
“主要的問題就是,邊軍為大秦國庫帶來的壓力,義父可以想想,百萬秦軍每年消耗的糧草不計其數(shù),而且大秦國庫八成的收入,都投進了軍隊,哪里有多余的錢糧賑災?”
“若始皇帝有了這屯田法,只需三年,有可能用不了三年,大秦的軍隊就能自給自足,從而減少國庫消耗,讓國家富強,百姓安康!”
聽到這話,嬴政心中滿是震驚。
他本來想難為趙昆的,卻沒想到被趙昆這番話,醍醐灌頂。
雖然趙昆的話,說不上多精妙,但有一點可取之處,那就是喚醒了嬴政對自己功勞的幻想。
他以前總覺得,秦國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強盛無比,可自從災情頻發(fā),賑災受阻,以及隴西之戰(zhàn),他慢慢認識到,這個國家并不像自己幻想的那么強盛。
“昆兒,義父還有事,就先走了,冊子義父還沒看完,先收下了!”
嬴政抓緊小冊子,連忙站起來,然后徑直朝廳外走去。
“急什么啊,這湯還沒喝呢!”
趙昆跟在后面挽留。
嬴政現(xiàn)在哪有心思喝湯。
他恨不得馬上回到宮里,召集群臣商議,看看這屯田法是否可行!
若是可行,以這小子的功勞,封他個王又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