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學子的流動,夏侯宇這篇千字文在五月初的時候流傳到了長安。這個時候雖然董卓當權,政局不穩,但是堂上的文人還是有著自己相對穩定的地位。
就如那蔡邕蔡伯喈,董卓就非常的尊敬他。雖然董卓剛愎自用,但是對于蔡伯喈還是算得上十分客氣。
這天他拿著偶然間從手下那傳來的一卷《千字文》遞到了蔡邕的府上,因為他知道這種文人對于這些東西必然是非常喜歡。
得到千字文的蔡邕如獲至寶,在拿著參閱了一番后,他激動的向蔡邕打聽這文章出自哪里。
知道蔡邕必然會來找自己,董卓早就將獻上文章之人叫來,從他口中得知這書傳自于潁川的穎陰縣的荀家。
得到這個消息,蔡邕本來就心有打算前往兗州避難,前面被堂弟蔡谷阻止的想法再次萌芽。不過這次他有更好的借口。
借著去潁川訪賢的名由,蔡邕帶著女兒離開的長安。
對于蔡邕的離去,雖然董卓有些可惜,曾一度想派兵攔截回來,只不過都被朝中其他官員勸了下來。
畢竟這次蔡邕離開出了女兒和必要的仆人和守衛以外并沒有拿多少東西,比起去逃難更像是興致來了去訪友。
而蔡邕在文壇的名聲極大,董卓也不可能將他困死在這長安不許外出。
并且最重要的是,蔡邕是難得的少數在自己如此行為下還會出手穩定朝政的人,他這次送于千字文本來就是投桃報李的行為。此番蔡邕的后續動作皆因自己而起,所以他在猶豫再三后,還是放蔡邕蔡琰父女倆離開。
在離開長安百里都沒有追兵前來阻止后,蔡邕也放下了心,看來這次董卓是放過了自己,不過為了保證安全和萬一董卓反悔他不會被重新抓回去,他還是馬不停蹄的轉向向著陳留方向趕去。
選擇陳留也是有幾個原因,一來陳留離潁川不遠,即使被追兵追上他可以借口順便回老家去省親。
二來陳留現在實際控制權在曹操的至交張邈手中,等自己到了陳留,自然有機會接觸到曹操手下的荀文若與夏侯子卿。
在他來的路上已經派人趕往潁川給他帶回了消息,這篇文章是荀家荀文若推散出來的,而文章的作者是那曹操的兄弟夏侯子卿。
作為年過花甲之人,蔡邕早已不是年輕氣盛之輩,跟那孔融一樣,對于有新人能寫出驚世駭俗的文章他都是抱有十二分的善意。
這次他的想法也是在陳留歇息一番后去東郡跟夏侯宇交流一番,然后帶著女兒去北海孔融處隱居。
以自己跟孔融的交情,到了北海后也不會愁吃穿用度。自己也可以專心的做自己喜歡的學問。
當他驅車趕到陳留的時候,得知蔡邕前來的張邈早早就派人前來迎接。在進入了陳留城后,蔡邕一直提著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
董卓這邊雖然在過了一段時間后還是后悔了,派人前往潁川尋找蔡邕,但是還沒等人回來告訴他蔡邕并不在潁川這件事,就被王允和呂布使計誅殺。
殺掉呂布的王允志滿氣得,自負不凡,產生了居功自傲的心理,一門心思以一己之力清理掉董卓殘余,也沒有多余的心思去尋找不知躲去了哪里的蔡邕父女,這才讓蔡邕徹底淡出了朝廷。
當蔡邕被張邈送到濮陽的時候,才得知了長安的劇變。望著長安方向他也不由得心有余悸。就這短短的不足一月的時間,長安竟然就改天換日,那權傾一時的董卓竟然就這樣死在了那里。
為此他不由得嘆了口氣,雖然董卓的確橫征暴斂荒淫無度,但是對他還算是照顧得不錯,所以乍一聽到董卓的死訊,他還有一些覺得可惜的感覺。
而其他諸侯和曹操也都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了長安發生的劇變。可惜這個時間點無心擁漢的諸侯在各自征伐,有心擁漢的又騰不出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