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
房玄齡也點頭附和道:
“陛下說得極是,既然要麻痹突厥人,那自當派出更有份量的使者,才能彰顯我大唐之威儀,臣提議,從國公中選擇一位充任使者。”
李世民贊同道:
“理當如此。”
這話一出,有人歡喜有人愁,尤其那些眼巴巴盼著升國公爵的老家伙,這一刻無比慶幸自己只是個小小的郡公縣公,用不著去刀光斧影中探一回險。
而那些國公們則互相瞅了瞅,均從對方臉上看到一絲無奈。
殿內氣氛一下子變得有些安靜,見李世民似乎已經明確表示不會讓自己當使者,敬玄也樂得在一旁看熱鬧,當瞧見長孫無忌走出來后,心里立刻浮想聯翩,難道這位要主動向李世民請纓不成?
結果長孫無忌的話讓敬玄大失所望,老陰人說:
“陛下豈不聞獨孤懷恩舊事乎?”
李世民先是一怔,旋即笑了起來:
“怎把這位給忘了?輔機倒是提醒了朕,有莒國公出馬,豈有不定之理?朕即刻下詔命人送往遂州。”
不得不說歷史的車輪慣性巨大,無論自己這只小螞蚱如何蹦噠,還是回歸了它本有的路徑。
莒國公就是唐儉,也就是歷史上真正出使突厥的那位。
當年獨孤懷恩意欲謀反,結果半路被劉武周給捉住了,好不容易逃出去了還賊心不死,然而身陷牢籠的唐儉無意聽說了此事,便憑著一條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劉武周,讓他幫著把這消息傳給了屬下劉世讓,而正因為劉世讓的及時通報,這才讓已經行至獨孤懷恩地盤的李淵心生警覺,最終避免了一場災禍。
能在牢里說服敵人幫助自己去對付背叛已方的人,不得不說唐儉的確有兩下子,只是唐儉如今身在遂州擔任都督,恐怕還不知道一頂重任即將落在自己腦袋上。
不過李世民好像還有些不放心,提筆伏案寫了幾下后,又抬頭道:
“莒公雖智,但卻手無縛雞之力,鐵勒畢竟野蠻,此去還需人護衛,不知誰可勝任此職?”
好家伙,這回連同武將在內的大部分人,都把目光投在了敬玄身上,連病怏怏的杜如晦都提議道:
“太平縣伯少年英武,可堪大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