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一眼就能看出這片漂亮廢墟的制造者是誰。
除了古羅馬人,誰能留下如此令人震撼的建筑群。
歲月在這些石頭建筑上留下了滄桑的痕跡,但卻無法抹殺它們的杰出和美麗。
羅杰看到從里斯本來的大道和另一條更寬的,麥哲倫稱為“白銀”的大道在這里相交。
一個完美的十字將這座城市劃分開。
大道兩邊的人行道明顯高于路面。
在十字型的路口,一塊塊方正的石頭如同斑馬線般整齊排列,削平的石頭表面高度與人行道齊平。
深深印刻在大道上的車轍從石塊間的空隙里穿過去。
羅杰腦海里不由浮現出古羅馬人生活的日常:
人行道上往來穿梭的行人、踩著斑馬線般石塊過路的人們、大道上整齊列隊行駛的馬車,大家各行其道,互不干涉。
繁忙的路口,還有人指揮著交通。
羅杰停止了臆想。
他覺得古羅馬人在某些方面做的,和后世相比,似乎也沒多大區別了。
“這是哪兒?”羅杰問。
麥哲倫回答:“梅里達。”
羅杰看到前面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羅馬劇院。
他從專供演員進出的通道走了進去。
他看到劇院的階梯形座位共分三層,大概能容納六千名觀眾。
在階梯形的座位前是一個半圓形的樂壇舞臺。
舞臺后是兩排大理石柱廊,柱子都是標準的羅馬樣式,柱頭上雕成了書卷的模樣。
柱廊后面還有一些演員們使用的附屬建筑,有些坍塌了。
羅杰一時興起,他走上舞臺,對著空曠的看臺,開始引吭高歌:
“Una mattina&nn&n,
&n&n!
&n!
&n,&n!”
他的歌聲在劇場里反復回蕩著。
一陣恍惚,羅杰仿佛看到階梯形座位上坐滿了穿著托加的古羅馬人。
他們揮舞著裸露的手臂,怒吼著:
“別來!”“掐歌!”“差哦!”“艸!”
羅杰回過神來,看臺上依舊空空如也。
沒有掌聲、沒有評論,他灰溜溜地下了臺。
出了劇院,羅杰看到對面有一個保存還算完好的古羅馬競技場,他走了進去。
競技場中央是橢圓形的沙場,沙場外緣是層層疊高的階梯型石頭看臺。
看臺的規模,羅杰估摸著可容納14000名觀眾。
競技場的東、南、北部各有一個大門與場外相通。
在南北兩端設有角斗士使用的房間和圈獸的地方。
羅杰踩上了鋪著沙子的地面,他不知道這里舉辦過多少場角斗士表演和斗獸。
他不知道腳下的沙子換過多少遍。
他想,或許這層沙子底下壘實的土壤,早就因為吸足了血液而變得黝黑黝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