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要當個統(tǒng)治者
不過,安娜最初的目標,并不是要當史學家,而是要當統(tǒng)治者。拜占庭帝國皇宮的那間布滿紫色大理石的新生嬰兒室賦予了所有在這里誕生的嬰兒一個極為罕有的身份-紫袍貴族(Epithet&ngénnētos)。在拜占庭帝國里,紫袍貴族是最尊貴最有地位的貴族。這種尊貴并非象征式的,而是有實際的特權(quán)。紫袍貴族擁有名正言順的帝位繼承權(quán),而且比長子嫡孫能更優(yōu)先繼承帝位,這種帝位繼承順序在西歐并不存在。安娜擁有紫袍貴族的身份,所以雖然她是公主,卻是拜占庭帝國帝位的前列繼承人。
但是,安娜最終還是沒當成女皇。事實上,因為所做的兩件事,使她在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第一件事是她曾企圖取代自己的弟弟約翰.科穆寧(Ioannes&ns),讓自己的丈夫君士坦丁.杜卡斯(Konstantinos&nukas)共同繼承帝位。約翰出生于公元1087年,同樣是個紫袍貴族。本來,阿歷克塞一世指定君士坦丁和安娜作為帝位繼承人,但當約翰出生后,根據(jù)傳統(tǒng)(紫袍+嫡長子),帝位繼承權(quán)便轉(zhuǎn)了給他。而且,約翰長大后,展現(xiàn)了相當高的軍事統(tǒng)帥才能,這種才能在十二世紀動蕩中的拜占庭帝國尤為重要。因此,君士坦丁和安娜的帝位繼承機會,已經(jīng)接近消失了。
約翰二世(位于土耳其圣索菲亞大教堂的馬賽克)
公元1118年,阿歷克塞一世病逝,約翰成功抵住了安娜及其母親的干預,取下及戴上父親的帝位指環(huán),在人民的認可下登基為拜占庭帝國皇帝,是為約翰二世。安娜并無罷休,她認為自己才是阿歷克塞一世的真正傳人,帝國需要的是她而不是約翰。一年后,安娜策劃企圖暗殺約翰二世,卻失敗被抓。接著,她便被軟禁在萬福瑪利亞修道院(Monastery&nf&nin&nmene)里,禁止接觸任何政治。
編寫《阿歷克塞傳》
在軟禁期間,安娜沒有浪費時間。她開始做第二件事,就是編寫一部描寫父親阿歷克塞一世生平的歷史巨著-《阿歷克塞傳》。這部著作鉅細靡遺地記下了阿歷克塞少年時期直到病逝的大大小小事情,甚至包括阿歷克塞一世在面對諾曼人(Normans)、土耳其人(Turks)和佩切涅格人(Pechenegs)的入侵時所表現(xiàn)出的愁緒。對于安娜來說,父親是拜占庭帝國當時最重要的舵手,他的死不止對安娜,對帝國人民來說也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接下來,他們開始要忍受“帝位繼承者(指約翰二世)的愚昧”。
《阿歷克塞傳》的風格既是一部史詩,又是一部軍事史,以古典希臘語編寫。內(nèi)容并非單純是一位公主歌頌父皇之作,更是唯一詳細記錄了東西基督教教會及***教首次大規(guī)模交流的情況,這種交流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而且導致了巨大的沖突和混亂。因為這部著作,安娜到今天還在史學界享負盛名,她是第一位以歐洲語言編寫史書的女性,而且也是中世紀唯一一位編寫史書的世俗歐洲女性。
阿歷克塞傳真本
在阿歷克塞一世成為皇帝前,拜占庭帝國便已處于極度水深火熱的境地之中。公元1050年起,塞爾柱土耳其人(Seljuk&nnia)開始向西擴張,拜占庭帝國在這里的控制愈來愈薄弱。公元1071年,拜占廷帝國軍隊在曼齊刻爾特戰(zhàn)役(Battle&nf Manzikert)中慘敗,當時的皇帝羅曼努斯四世(Romanos&ngenes,&nf Byzantine Empire)被俘虜,帶到塞爾柱帝國蘇丹“英獅”(Heroic&nn)阿爾普.阿爾斯蘭(Alp Arn,&nf Seljuk Empire)跟前。
這場決定性的戰(zhàn)役后,安那托利亞的局勢極度不穩(wěn),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