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胃口大開,他開始注意桌上的菜肴。
他看到新端上來的都是主菜,以肉食為主。
有撒了孜然的烤羊肉。
有先用鹽腌制過,烤得時候,又涮了融化的黃油的小牛里脊肉。
有切小塊烤熟的雞肉,配著烤熟的香菇,用木簽串在一起。
有用慢火烤的全羊,外表金黃油亮,外面的肉焦黃發脆,里面的肉綿軟鮮嫩,吃起來清香撲鼻,頗為適口。
有用黃油和洋蔥煎的鴿子,鴿子皮焦肉嫩,油光锃亮。
有冷羊排配鵝肝,那是用黃油煎熟的、切成厚塊的鵝肝,覆蓋在用百里香、阿里根奴、鹽、胡椒腌漬入味、再煎熟的羊排上,上面撒著用黃油炒香的洋蔥末。
羅杰還嘗到了米飯。
有看起來和粽子差不多的葡萄葉包飯。
他嘗了一個肉餡的,大葡萄葉里面包裹著肉末、大米、洋蔥、松子和香料。
他又嘗了一個素餡的,里面是大米、橄欖油、葡萄干、無花果干、蒔蘿、薄荷和瓜果以及香料。
配著醋汁、酸奶醬料和檸檬調料,羅杰吃出了地中海特有的清涼海味。
他詢問博學的穆帖儀后得知,這道像粽子一樣的葡萄葉包米飯,從700年前出現在巴爾干半島,并且逐漸盛行于整個地中海沿岸和周邊地區。
羅杰估算了一下,大概是漢末三國時期。
他想,說不定就是躲避戰亂的華人帶過來的呢。
羅杰接著嘗了米麥湯,他覺得和在伊比利亞吃過的海鮮湯里的米飯,有點類似。
他還吃了雞肉抓飯,以及另一種放了松子的抓飯。
他看到桌上還有香酥的面包,邊上配著打散的雞蛋與各類蔬菜混合后煮成的蘸料。
羅杰注意到還有做成球狀的肉丸,邊上配著白色的醬料。
他看不出這是什么肉做的,但他不高興問侍從了,免得又被人誤會。
他用右手抓了一個肉丸,蘸了醬料,放進嘴里。
他吃出了羊肉的鮮嫩,還有乳酪的咸香,他覺得這樣的搭配十分爽口。
羅杰又嘗試了烤餅,這種傳統的烤餅底部又脆又薄,上面鋪滿了肉末和融化的乳酪,并且淋上了爽口的檸檬汁。
羅杰看到桌上還有一種薄餅,看起來和包北京烤鴨的面餅差不多,邊上放著肉末餡、菠菜餡和奶酪餡。
他看到穆帖儀那邊,是用薄餅卷著肉沫餡吃;而城主那里,則是放了奶酪餡,像意大利寬面條一樣疊著吃。
羅杰注意到桌上的魚不多,只有一盆炸得金黃的小魚,吃起來和梭子魚差不多,估計是從菲洛邁利姆城邊上翠綠色的大湖里撈上來的。
羅杰沒看到海鮮,但他并不介意。
在沒有飛機、火車的中世紀,在這個小亞細亞半島的腹地,安納托利亞高原上,要求吃海鮮,未免太過奢求。
酒足飯飽,眾人吃得很是滿意。
于是城主拍了拍手,侍從們進來撤下了黃金的碗盤。
隨后,仆人們魚貫著,端進來飯后的甜點和飲料,將桌子再一次鋪得滿滿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