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總之,別人做不到寧教授可不一定做不到,學神描述的場景,指日可待!
一群人爭爭吵吵的,甚至開始@各個科技公司的大佬們,希望他們能發表一些看法。甚至國外許多媒體記者的確針對寧為的這段視頻,希望去采訪那些科技界的大佬。
但很可惜,大佬們大都保持了沉默。甚至包括那些知名科技公司的實驗室科研人員,也收到了封口令,并不對寧為的視頻給予回應。
到是一些名校的教授們通過各種渠道發表了一些看法,總體來說學界的反應還是比較理性的,支持或者反對的都有,當然也有關于諾貝爾獎跟三月獎評獎流程科學性的探討或者說爭吵。
反正日子就在大眾的爭論聲中一天天過去,而發聲之后,寧為便選擇了沉寂,基本上相當于消失在公眾的視線之中。
直到三月獎頒獎典禮如期舉辦。
最少寧為的想法沒錯,當一位位跺跺腳,世界科技界都能抖三抖的大佬們紛紛確定會參加第一屆三月獎頒獎典禮后,這次頒獎典禮也毫無意外的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而且有了大佬們的加持,學術界有分量的參會者也更多。雖然諾貝爾評審委員會跟基金會并沒有派人參加,大概是對寧為通過視頻喊話的邀請,不太滿意。但前諾貝爾獎得主還真得來了三位……
當然這得感謝許多人。
比如八年前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阿諾德是以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的身份跟桑達爾·皮查伊一同到訪的,這就屬于谷歌給面子。
還有兩位物理獎得主則是田言真輾轉要求來的,這是給大佬面子。
但其實說到底還是這些諾獎大佬本身對三月這種強人工智能很感興趣,才前來參與這場盛會,獲得跟三月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不管怎么說,這次三月獎頒獎典禮非常成功,起碼從獲得的關注度來說,絕對不亞于任何一次諾獎頒獎典禮,畢竟大佬們的身份還是很吸引眼球的……
雖然寧為并沒有在這次頒獎典禮上發表任何言論,但三月透過屏幕向全世界解釋三月獎各維度得分規則,詳細到包含了每位候選者每個得分點的解釋,也再次在網絡跟學術圈掀起了一陣熱議。
不管怎么說,起碼在評選標準公開這件事上,三月獎的確走在了世界前面。強人工智能也再次成為了全球最熱議的話題。
對于外界的爭論,寧為并不在乎。
因為同年四月底,對于寧為人生極為重要的一件事發生了,江同學在燕北大學附屬醫院,被確定懷孕了,被檢查出來時,孕期已經三周。
顯然,對于這件事,寧教授必須得負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