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了這么多心思,用了足足四天的時間,祁寒終于創造出了達到系統要求的一星食譜,他的心中滿滿的自豪感,所以他決定...
再做一次。
取一小塊已經凝固的獾豬油,將一整個來自卡萊之森的蜜蠟果的果肉挖出,共同放入加熱的平底煎鍋中。
蜜蠟果是一種形態上接近藍星的牛油果的水果,果肉呈蠟狀,但味道與牛油果截然不同,是一種混雜著果香和蜂蜜甜味的特殊口味。
被熱油一燙,凝固的獾豬油很快就化為淺淺的一層油膜,留在平底鍋的最底部。
而有了獾豬油作為媒介,蜜蠟果的果肉也開始慢慢融化,最后化為淺黃色略顯濃稠的液態。
一股濃郁的果香、蜂蜜香味與獾豬油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在熱力的激發之下瞬間從平底鍋中溢散而出。
順著肌肉的紋理切下巴掌大的一塊肋排,用廚房用紙吸干表面血水后,祁寒小心的用夾子將肋排放入平底鍋中,肋排下鍋的一瞬間,清脆悅耳的滋滋聲響起。
取出幾根迷迭香,用一種產自卡萊之森的消腥蕨替代蒜瓣,兩者共同放入肋排的旁邊,中間時不時的將混雜著迷迭香和消腥蕨味道的熱油勺起,淋在肋排朝上的那一面,等到朝下的一面快速發生美拉德反應,顏色變為淺褐色帶著濃郁的香味之后,祁寒快速翻過一面,悅耳的滋滋聲再度響起。
數次翻動之后,肋排的兩面呈現出誘人的深褐色,這正是美拉德反應發生徹底的標志,此時的肉香也達到了它的最巔峰,混雜著果香的清甜,復雜而有層次感的味道侵入祁寒的嗅覺,那香味四溢讓人陶醉。
到了這時,祁寒夾起肋排,豎立在鍋中,時不時調整一下肋排的位置,確保肋排的側面被均勻的煎熟,變成和兩面一樣的深褐色,這是給肋排封邊。
祁寒切下的肋排足有一指厚,封邊是必要的,這樣的操作可以讓肋排表面多上一層緊緊包裹的“外衣”,表面的一層肋排肉變得更硬,帶來口感上的豐富體驗的同時,也將熱量與汁水鎖在了肋排之中。
完成封邊之后,祁寒將肋排放在一旁的金屬濾網上,臉上多了幾分感慨。
醒肉,這樣一個關鍵步驟,正是祁寒之前遺漏的那一環。
肋排的煎烤,祁寒模仿的是前世的牛排煎烤過程,但畢竟曾經不是廚師,對于牛排的流程他并不是特別熟悉,以至于忘記了這樣重要的一環。
牛排表面需大火煎硬,但牛排煎之前往往都是冷凍過的,這樣的牛排表面已經變硬,熱力卻達不到牛排的內部,最中心的部分依舊是冰冷的。
繼續煎自然可以讓熱力滲透到中間,但這樣也會造成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表面的部位被煎的過老,無法下咽。
因此,醒肉也就應運而生。
將表面完全煎烤過的牛排,放在一旁靜置幾分鐘,表面變硬的肉質會將熱量鎖住,不斷往中心擴散,最后達到內外溫度的一致。
中心部位的血水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透過肌肉的紋理和縫隙,滲到牛排之外。
醒過的牛排內部,肉色依舊是嫩紅色,鮮嫩多汁卻不會有生肉那樣的腥味。
肋排不是牛排,但兩者的做法卻是相近的,同樣也需要醒肉來保證內外的肉質統一。
過了大約五分鐘時間,靜置在一旁的肋排表面已經溢出了許多血水,那血水沿著濾網落在濾網下的小盤中,而肋排的表面也多了幾分深紅色,那是血水與深褐色的表面肉質混合的顏色。
祁寒估計著醒肉的程度,用夾子將肋排重新夾入鍋中,兩面快速煎一下之后,將血水的腥味祛除,最后放入盤中,將鍋中的熱油淋在肋排上,夾出迷迭香和消腥蕨,小心的放在肋排之上作為點綴,再撒上黑胡椒。
一道香煎蜜肋就這樣做好了。
這道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