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完這些孩子們以后,時辰差不多了,霍嬗開始洗漱做準備。
不光是要洗漱為了大朝議做準備,既然蒙學的事情已經下定決心要做了,霍嬗就把《千字文》給抄了出來。
不過霍嬗只寫了六百字,把中間的右通廣內,左達承明;既集墳典,亦聚群英;杜稿鐘隸,漆書壁經這些,還有一些不合適的給去掉了。
首尾都留了下來,剩下的四百字,總要給別人留點事干嘛!
霍嬗寫好以后晾干把布帛揣進了懷里,準備等大朝議完了以后,拿出來給他們看一看。
有感于蒙學艱難,所以用了三四年時間編了一本蒙學典籍,目標千字,完成了六百,學識不夠,編不下去了,所以來求助。
嗯,這套說辭應該沒啥問題吧?!
這部《千字文》,霍嬗的目標是自己為首要編撰人,剩下再拿出來二百字給霍光,偷偷走個后門,讓他當次要編撰人。
剩下的兩百給大家,目標就是在兩年內編撰完成。
不過按照倪寬、司馬遷他們編撰《太初歷》的速度,估計沒幾月就能編撰完成。
更別提霍嬗為了拉上關系,還準備找那些太學大佬們,說不定還能找一找別家的大佬。
有霍嬗盯著,他們想要往里面塞私貨,那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有這么多人一起,霍嬗自己的威脅性大大降低,不怕被當做妖孽燒死,大家只會夸贊。
畢竟我都拉了你們進場了,你們還找我的事,那就是忘恩負義嘍,等著聲名盡毀吧!
而且他們日后還得一直夸贊下去,就算不夸贊,也不會貶低,這個時候還是有些道德的,儒家之人,更看重這些。
嘖嘖,真是美滋滋啊!
至于他們會不會加入,霍嬗敢肯定,一定會,就算他們知道日后只能吹捧霍嬗,不能貶低霍嬗,他們也會擠破頭進來!
不要懷疑一部《千字文》對文人的吸引力,這可是千古流名??!
………
元封五年的第一天,今日是歲首,有一年一度的大朝議,整個長安周邊的官吏們都會到達。
歷史上元封五年發生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劉徹南巡,禮祀河山大川。
第二件大事就是置刺史部,大名鼎鼎的大漢十三州登上了歷史舞臺。
第三件大事就是劉徹感覺手下人才不夠用,發了《求賢詔》。
這些事對于大漢來說都是大事,但是對于霍嬗來說,就是小事,他心目中的大事只有一件。
那就是元封五年,衛青病逝,謚號烈,子伉繼長平侯。
這件事對于他來說,才是天大的大事,劉徹的《求賢詔》也是基于此事才出現。
雖然衛青的身體已經往越來越好發展,劉徹和衛青的關系經過霍嬗他自己的轉圜,更甚往夕,封國食邑也變為萬戶以下。
因為霍嬗,因為還可以上戰場,有了希望,心情好了很多,但,霍嬗一想起這件事,就有些不太得勁。
但他也毫無辦法,他只能和衛青多多接觸,讓他沾染一些他自己這個大漢氣運之子的氣運,度過這一劫。
病逝,病逝,絲毫看不出有病,還怎么病逝,霍嬗表示很有信心。
洗漱完成以后,出了府門,跨上馬匹,剛準備往未央宮東司馬門前行,但是隔壁的長平侯府突然打開了門。
霍嬗準備等一等,果然,沒一會,衛青就一身朝服走了出來。
“舅祖父?!?
“子侯?!?
衛青樂呵呵的點了點頭。
霍嬗仔細的打量著,發現他精神很好,霍嬗眼神中有些懷疑:
“舅祖父是不是睡了一覺?”
“沒有沒有,守歲怎么能睡覺?!?
衛青聽到這個問題,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