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一動不動,心下卻是翻江倒海,腦子也亂做一團,連思考都費勁。
就在眾人還沒從內閣之事回過神來,又聽劉公公接著宣讀圣旨,“......命工部郎中卓千肇為工部左侍郎......翰林院庶吉士祁子兮為翰林院侍講......大理寺評事溫元宏為大理寺寺正......順天府經歷薛正為順天府推官......”
這道圣旨將朝臣砸得頭暈目眩,連反應都反應不過來,直到下了早朝大家三三兩兩走出去才上前同卓明軒賀喜。
“卓閣老,恭喜恭喜!”
......
卓明軒溫和地一一回應,態度既不熱絡也不會過分疏離,不管是誰上前同他說話,他都保持著一個度,拿捏得恰到好處。
馮閣老帶著徐閣老從不遠處走來,笑容不達眼底地恭賀道:“卓閣老,以后我們就在一塊辦差了!哎呀!像你這么年輕就入了內閣,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不過年輕人還是要多磨礪磨礪,不可好高騖遠,太過急切,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你說對不對?”
卓明軒收回那些紛雜地思緒,勾了勾嘴角,垂眸道:“馮閣老說得極是,不過老夫已年過不惑,實在算不得年輕,現在不努力一把,將來的事情誰又說得準呢!”
馮閣老見卓明軒不上道,不滿地哼了一聲,拂袖而去。
徐閣老趕緊追上。
戴玉陽站在卓明軒身后,沙啞緩慢地說道:“你又何必跟他計較?不過是跳梁小丑唱著獨角戲罷了,上不得臺面!”
卓明軒轉身,沉吟道:“從皇上讓我入內閣開始,他就不可能正眼看我,現在若不硬氣一些,往后的日子豈不是更難過,我這個人素來不惹麻煩,但也不怕麻煩!區區一個閣老,我還不放在眼里。”
他的身后是卓家,豈會怕一個沒什么底蘊的馮家或者徐家?
聽他這么一說,戴玉陽笑了笑,轉移話題問道:“也不知道漠北那邊現在是什么情況?定北王是否收到消息,溫元帥和匈奴打得怎么樣了?”
卓明軒促狹地瞥了他一眼,“這才是你同我說話的重點吧!哼哼!”
戴玉陽嘿嘿一笑,面色不變,我這也是關心自己的恩公,說真的,他要是在京城的現在肯定也能升到正五品甚至正四品的位置,在漠北雖然是正一品元帥,可到底不如在京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