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找到南華老仙、于吉、左慈等仙人,想要看一看他們是不是真的神仙。
但是南華老仙和左慈并未找到,于吉這個編纂《太平經》的道士找到了。
于吉自身的道行,已經證得長生果位,這非常難得。
因為于吉是世外修行,并不借助人道偉力。
但是他的道法只能用原始來形容,自身戰力更是一塌糊涂,遠遠不如神洲界的長生真君。
但是李彌并沒有分毫看不起于吉的地方,能在這樣的世界,憑借一己之力修行至長生真君,并且編纂出了《太平經》,已經算是極大的創舉了。
一旦靈氣復蘇開啟,隨著道法普傳天下,于吉的道行必然飛速攀升,甚至有望大乘。
李彌并沒有去“點化”于吉,而是先編纂了《太平要術》,其本質上是由上清派道術演化而來,結合了李彌自身的領悟,并且針對赤縣神州做出了針對性的優化。
三月時間,只編纂出了從筑基到證長生果位的功法,后面的還在空缺中。
但是時間上已經有些緊湊了,李彌不得不帶著半成品的《太平要術》,提前去見張角。
此山名太行,高三萬丈,長八百萬里,即使對于神人后裔,想要翻越亦難如登天。
其中生活著諸般妖獸,少許已然生出靈智,因此對于大漢百姓,亦相當危險,唯有資深獵戶,方敢入深山打獵。
山中亦有不少天材地寶,服之便可治病,延年益壽。
張角生活在大漢底層,見識了百姓的苦難,他不懂道法,不會施符救人,因此只能靠采摘山中靈植,將其煲湯,偽裝成為符水來救人。
剩下的根莖枝干,就和兩個兄弟分吃了,僅僅憑借這些靈植效果的簡單堆積,就有了近乎金丹的道行。
這一日,張角背著背簍在山中行走,各種攀爬跳躍,如同猿猴一般靈活。
突然間,卻見一老人,碧眼童顏,手持一根藜杖,仙風道骨,望之如同神仙中人。
張角大喜,如何不知仙緣到了?
連忙拜倒在地,直呼“老神仙”。
張角已經三十多歲,是個體格魁梧的大漢,然而其修行資質,簡直讓李彌亮瞎眼。
這么說吧,在符箓之道上,勝過羅真君,在神霄之道上,勝過林靈素。
絕對是李彌所見的第一修行天才,遠超其他所有。
不愧是赤帝神人后裔,不愧是掀起了黃巾起義,徹底葬送了大漢的掘墓第一人。
李彌微微頷首,取出兩卷天書,其一曰《太平要術》,盡述符箓之道,可呼風喚雨,撒豆成兵,修行到高深處,可以化身大賢良師,神人狀態,戰力飆升。
這自然是對于上清派郭真君的帝君形態的模擬和改良,可以短暫獲得跨越一個境界的力量。
其二曰《神霄無量造化經》,盡述雷霆之道,可驅雷掣電,施展諸般雷法,修行到高深處,可以召喚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降下神霄無量神庭。
主要是愛惜張角的天資,以及對于三國殺中張角的懷念。
嗯,一點個人的小小任性。
張角大喜,手捧《太平要術》和《神霄無量造化經》跪伏于地,以師禮拜了三拜,并求問姓名。
“吾乃太極道人,今汝得妙法,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如有違背,必獲惡報?!?
說罷,李彌化作一陣清風,消散在山林之間。
張角將兩部道經捧在胸口,一腳深一腳淺,如同在云霧間一般飄飄然回返到了家中。
驚喜的發現,無論是《太平要術》,還是《神霄無量造化經》,于他而言似乎沒有任何難度,簡直就是一點就通,其中諸般妙法簡直令人忘乎所以,遠比粗糙的《太平經》要高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