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鵬的身高目測約有1米5,李平估計這地方的深度也就在在1米到1米4之間,但出于穩妥他必須把這片水域都大略排查一下,看看騎兵能不能直接過來。
等董江鵬剛一爬上船,他爺爺就急忙拿著船上的一條破薄被往孫子身上蓋,馬永也上去幫忙給那小子擦身體。
現在的冬天可不像往年,是真的冷!就差結冰了。
給董江鵬擦身體時,馬永故意板著臉訓道:“你現在也是個兵了,怎么還由著性子來,將軍和我都沒批準,你怎么就自己跳下去了,看把你能耐的,光想著顯擺。這要是凍壞了,有你哭的。”
“參謀長,我下次一定注意。”通信兵董江鵬有點嬉皮笑臉的說。
當他扭頭偷看李平時,見李平正在瞪他,急忙低頭吐了一下舌頭。
“長個了…身上有肉了,這孩子壯了…這脫光了可看得真切哩!”幫著孫子穿衣服的功夫,董老頭一直在那里碎碎叨叨。
等董江鵬穿好了衣服,船才繼續向前行,其他幾條一直跟在邊上的船也繼續跟進。
不過由于船比較少,所以跟李平過江的人并不多,只有馬永、董江鵬、一個參謀以及2個警衛。其他一直跟著的人都留在了南岸。
漢水在靠近羊皮灘的北岸有很大一片更淺的區域,不像南岸那樣江道大多直接陡到底,這也許是地形和河道特點造成的。
因而船行至北岸水很淺的地方時,大家還要下船涉水而過才行,雖然并沒有多少米的距離,但相當冰涼的江水卻也讓李平又多了一層認知。
這對防御方來說可是好事。
因為董江鵬和他爺爺都不會騎馬,就只好讓兩個警衛載著他們跟李平一起慢悠悠的把羊皮灘北岸幾里之內也簡單跑了一下,李平需要更多了解一些地形之類的問題,而那個參謀則被留下來幫忙看船。
簡單的看完北岸之后,李平并沒有急著回返,而是又沿羊皮灘北岸的江邊慢慢走了走,并在已經開始暗下來的天色中不斷的觀察南岸,他需要知道敵人的視角是什么。
“這北岸的近邊有一些明顯的起伏和大量的樹林遮蔽,后面則是一馬平川,非常有利于大軍集結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隱蔽進攻準備。而我們那邊雖背靠著萬山,離萬山卻還有著七八里遠,地形過于平坦,又樹林較少,只有一處不大的高地,大多數防御和調動都一目了然,地形對我們很不利……”馬永憂慮的談著他的看法。
“確實很不利,我們看北岸這邊……,我們的兵少,一旦戰事持久,敵人進行充分準備,我們將很難堅守……”李平也談著他的看法。
……
“此戰鳥銃和弓箭當為主,戰術安排很關鍵。”馬永慢慢的轉入戰術問題。
“戰術的事,我們明天一起討論。你想著點,明天派部隊過江,把這邊近邊的幾處林子都給伐了,把視線打開一些。砍掉的樹正好拉到我們那邊修工事,具體的我們明天上午討論戰術時一并討論…”
正說著時,李平和馬永突然被身后傳來的爭吵聲所吸引,原來是一直跟在他們身后不遠隨時待命的董江鵬對他爺爺發起了脾氣。
李平有點不悅了,嘟囔了一句“這孩子有點過了”,然后對馬永努了努嘴。
馬永明白李平的意思,立即向后走去,并訓斥起董江鵬來。
沒成想,董江鵬卻眼淚汪汪的委屈解釋說:非是他不尊敬爺爺,實在是他爺爺不僅不明事理,還頑固不化,想法太危險了,他在斥責爺爺不辨賊匪。
原來,跟在后頭一時無事的董老頭突然跟孫子談起了對義軍的渴望,說老百姓們聽說闖王要來了,義軍要來了,都高興的不得了,很多人都商量著去投義軍。
而且大伙都說闖王有言:不殺一人,不搶一米,三年不征稅,還要開倉放糧。